【国樽律所】婚内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与签订原则全解析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婚内忠诚协议逐渐成为夫妻双方维护婚姻关系的一种手段,婚内忠诚协议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婚内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1. 忠诚协议的合法性

如果婚内的忠诚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亦无证据证明存在受胁迫、受欺诈、显示公平等情形,那么这样的协议是合法有效的,这意味着,只要协议内容不违背法律的基本原则,它就具有法律效力。

2. 忠诚协议的原则

在签订忠诚协议时,双方当事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协议的签订必须基于双方的真实意愿,不得以任何方式威胁、强迫或欺骗对方。

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侵犯对方的名誉、身体健康、人身自由、隐私等人格权和身份权。

合法性原则: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财产性原则:忠诚协议的内容可以是财产方面的,例如约定在发生婚外情时,过错方需支付一定的赔偿金。

3. 忠诚协议的约束力

《民法典》允许夫妻对双方有关财产的归属进行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忠诚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那么该协议并不违反法律规定,是合法有效的,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婚内忠诚协议的法律分析

1. 忠诚协议的效力

对于婚内夫妻双方签署的《忠诚协议书》,如果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自愿合法前提下签订协议的,《忠诚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只要协议内容合法、自愿,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它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2. 忠诚协议的履行

忠诚协议应当限定在一方可以支付的范围之内,应当可以实际履行,能够在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法律最大限度的保护。

3. 忠诚协议的限制

尽管法律允许夫妻在婚后签订书面的忠诚协议书,但由于这不属于法定文书,因此很多人对该协议的效力产生了质疑,在实际操作中,以下情况下的忠诚协议可能无效:

精神病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协议:由于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协议的内容和后果,因此订立的协议无效。

在胁迫、欺骗情况下订立的协议: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实,因此订立的协议无效。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协议:如约定剥夺一方的财产权利的协议无效。

婚内忠诚协议的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婚内忠诚协议的效力存在不同的看法,法院倾向于认定忠诚协议是无效的,因为其设计涉及婚姻自由、人身自由等,若想要协议有效,不要约定若一方出轨则净身出户等内容,建议仅单独就财产作约定,如果协议内容合法、自愿,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法院可能会认定协议有效。

婚内忠诚协议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但并非所有协议都会得到法律的支持,双方在签订忠诚协议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协议内容合法、自愿,并符合法律的基本原则,忠诚协议才能真正发挥其维护婚姻关系的作用。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