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详解刑事诉讼法不起诉规定,保障公民权益,防冤假错案

刑事诉讼法不起诉法律规定解析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不起诉是检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作出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下面,我们将详细解析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不起诉的法律规定。

不起诉的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这些情形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障,以及对犯罪行为的宽容态度。

不起诉的条件与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详细规定了不起诉的条件与程序,若犯罪嫌疑人并无犯罪事实,或符合第十六条中列举的特殊情况,人民检察院有权作出不起诉决定,若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无需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同样适用不起诉,在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时,会同步解除对嫌疑人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也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的具体情形

1.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决定不起诉的,在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时,可以提起公诉。”该条肯定了公诉部门对证据不足不起诉案件的追诉权,但是该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具体操作细则,造成司法实践中执行上的不统一。

2. 存疑不起诉是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40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四款规定决定不起诉的,在发现新的证据,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提起公诉。

3. 法定不起诉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这主要基于法律对犯罪行为的明确界定,以及检察机关对法律条文的严格解释和适用。

4. 刑事诉讼法不起诉条文有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规定:对于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或裁量不起诉,是检察官根据起诉便宜主义对自己拥有的诉权的舍弃而决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

5. 法定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6. 刑事案件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才可以不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1. 检察机关在以下条件下可以做出不予起诉的决定:若犯罪嫌疑人并无实际犯罪行为或符合《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人民检察院应依规定作出不起诉的判定,若犯罪事实轻微且根据《刑法》并不需判以刑罚或免予刑罚,人民检察院亦可决定不予起诉。

2. 刑事案件不起诉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3. 法律分析:刑事案件在以下情况不起诉: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民检察院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第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第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免于起诉的条件

1. 依照相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形可以适用这种不起诉:(1)犯罪嫌疑人在领域外犯罪,依照相关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领域外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3)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2. 【法律分析】:免予起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被告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节,不需要判处刑罚指犯罪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认罪态度较好的,免予起诉的案件,必须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

3. 法律分析:检察院不起诉的条件有: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等。

4.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 从刑事诉讼法规定看,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刑事诉讼法中的不起诉规定,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检察机关在适用不起诉规定时,应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司法公正。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