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属于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是指在商业活动中,未经注册商标拥有人的许可,擅自使用相同或相似商标,容易引起公众混淆,损害商标拥有人的权益的行为。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盗用商标:未经授权,盗用他人注册的商标,用于生产、销售或宣传商品或服务。

2.伪劣产品冒充:制造、销售伪劣产品,并将其冒充他人注册的知名商标,误导消费者。

3.违规使用商标: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注册的商标,例如将他人商标用于广告宣传、装饰、包装等商业活动中。

4.类似商标侵权:在相同或相近的商品或服务领域中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产生混淆误认。

5.商标侵权代工:未经授权,接受他人的委托生产商品,但将其自己的商标擅自贴在产品上,侵权他人的商标权益。

6.商标侵权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利用他人知名商标的声誉,获取商业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以上只是商标侵权行为的一些常见形式,实际情况可能还存在其他种类的侵权行为。在商业活动中,不得侵犯他人的商标权益,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若在相同或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可能造成混淆。

(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权商品的人;

(三)未经他人许可,制作或销售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完全一样或者相似的商标标识,以及制作或销售伪造的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识完全一样或者相似的标识;

(四)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擅自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新商标的商品投放市场的情况;

(五)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不得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志作为商品名称或商品装饰,以免误导公众。

(六)蓄意为了侵害他人商标权的行为,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藏、加工、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或者经营场地等方便条件的人;

(七)如果其他人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似或相同商品上使用,或以其他方式显著使用该商标,容易使公众产生误解。

(八)在不同或不相似的商品上复制、模仿、翻译他人已注册的著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并将其作为商标使用以误导公众,可能导致该著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受损。

(九)如果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类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展示或进行有关商品的交易,可能会引起相关公众的误解。

(十)对其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损害。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