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商标侵权犯罪解析,七大罪名及法律后果全揭秘

侵犯商标权犯罪有哪些种类

在市场经济中,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其价值不言而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侵犯商标权的行为也日益增多,以下是对侵犯商标权犯罪种类的详细解析。

知识产权犯罪的种类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类型,其中之一便是假冒注册商标罪,在法律框架下,任何商品或服务上的注册商标使用都必须经过商标权人的同意,并且通常需要支付相应的使用费,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往往不顾法律禁令,未经商标权人同意就擅自使用注册商标,如果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相关责任人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有哪些

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复杂多样,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具体罪名和类型。

1. 知识产权犯罪的七个罪名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假冒专利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罪。

2. 在这些罪名中,假冒注册商标罪尤为常见,它主要涉及无注册商标拥有者同意,在同类产品或服务中擅自使用与之相似的商标,尤其是情节恶劣者,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物品罪则是指故意销售已知为假冒注册商标的物品。

3.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还包括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即私自制作或销售他人注册商标标识;侵犯著作权罪,涉及未经授权复制、发行他人作品等行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指销售未经授权的复制品;以及侵犯商业秘密罪,涉及泄露、非法获取或使用商业秘密等行为。

4. 这些犯罪类型通常涉及严重的法律后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商标法57条侵权行为

《商标法》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关键点的详细解读。

1.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若发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当事人应首先协商解决纠纷,若协商不成,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部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2. 若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且不及时制止将导致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停止有关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

3. 《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明确指出,以下行为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4. 即将实施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可能包括:以销售为目的持有侵权商品的行为;以销售为目的发布侵权商品宣传广告的行为;以及以制造或者销售侵权商品为目的持有侵权标识或者带有侵权标识的包装物的行为等。

刑法关于商标侵权罪的规定是什么

刑法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罚规定明确且严厉,旨在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

1. 法律规定,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通常会要求侵权行为立即停止,并没收并销毁侵权商品及制造工具,根据违法所得的严重程度,还会处以相应的行政罚款,若侵权行为构成犯罪,则将面临刑事处罚。

2. 法律分析显示,量刑幅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包括三年以下及三年至七年两种,具体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其中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根据《刑法》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商标侵权行为分为一般侵权行为和构成商标侵权罪,若行为构成商标侵权罪,将面临刑事责任,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起刑点定在非法经营数额(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起刑点则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或违法所得三万元。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