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什么叫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

律师有话说: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非格式条款则是指当事人为具体个案特别协商而订立的条款。两者区别在于是否预先拟定,是否协商。了解这一区别,有助于保障合同双方的权益。

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合同,尤其是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了解这两种条款的区别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避免法律纠纷和确保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的详细解释、法律依据、实用建议,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和风险提示。

格式条款

定义: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这种条款通常由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一方制定,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

特征:

预先拟定: 由一方在合同签订前准备好。

重复使用: 为多次使用而设计。

无协商: 在合同签订时不与对方协商。

非格式条款

定义: 非格式条款是双方经过协商后确定的合同条款,没有预先拟定的内容。

特征:

协商制定: 由双方在合同签订前共同商定。

个性化: 每个合同可能都有不同的条款内容。

流程详解:合同签订与法律风险评估

1:法律风险评估

在签订合同前,应评估合同条款是否存在法律风险,特别是格式条款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条款。

准备文件: 收集所有合同条款,特别是格式条款。

2:证据收集与保全

确保所有合同条款的签订过程有明确的证据记录,包括签字、盖章等。

证据类型: 签订合同时的录音、视频、电子邮件等。

保全措施: 将证据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可能的纠纷。

3:争议解决方式选择(诉讼/仲裁/调解)

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争议。

选择方式: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诉讼、仲裁或调解。

法律依据: 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如《民法典》和《仲裁法》。

法律依据及法理分析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496条: 格式条款的定义和使用人义务。

《民法典》第497条: 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

《民法典》第498条: 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

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和弱势群体的权益,防止格式条款被滥用。

法理基础

法理基础是公平原则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

注意事项及风险提示

提示和说明义务: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提示和说明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证据保存: 保留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所有证据。

法律咨询: 复杂情况下应寻求专业法律咨询。

常见法律问解答 (FAQs)

Q:什么是霸王条款?

A:霸王条款是指格式条款中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一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

Q: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格式条款是预先拟定且无需协商的条款,而非格式条款是双方经过协商后确定的。

Q:如何避免格式条款带来的法律风险?

A: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特别是与自己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咨询。

Q: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是什么?

A:对格式条款的解释应按照通常理解进行,如果有多种解释,则应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Q: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A:包括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等情形。

律师提示; 法律建议

在处理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相关事务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寻求专业咨询: 复杂情况下应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

保存证据: 妥善保存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所有证据,以备日后可能的纠纷。

了解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的区别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避免法律纠纷和确保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如有具体法律问,请咨询专业律师。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