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所】解析法律援助律师立案权限及案件收益分配问题

法律援助律师能立案吗?

1、法律援助并非必须由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所中的法律工作者(即使没有律师执业资格证)也有可能接受司法机关的委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这一规定的法律依据是:《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既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也可以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

2、如果法律援助的律师不愿帮助当事人立案,当事人可以先尝试与律师协商解决问题,若协商无果,可以向法律援助中心投诉,或考虑更换其他律师,对于指派律师不愿立案的情况,当事人有多种途径进行救济。

3、法院立案并不强制要求聘请律师,但委托律师代理通常更为稳妥,起诉时只需提交起诉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必须聘请律师,如果书写起诉状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录并通知对方当事人。

4、对于法律援助的律师,当事人无需支付律师费;而自行聘请的律师则需按约定支付费用,申请方式也有所不同:自行聘请律师只需到正规律师事务所进行委托。

法律援助必须要律师吗?

1、法律援助并不一定需要律师参与,只有当当事人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时,才可能申请法律援助,首先需判断案件是否属于法律援助范围,其次需评估是否符合援助条件,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四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

2、法律援助不仅限于律师,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即使没有律师执业资格证)也可以接受司法机关委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具有公益性质,由财政拨款购买法律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律师或法律工作者的补贴由司法局发放。

法院立案必须请律师吗?

1、在我国,向法院提起诉讼并不强制要求聘请律师,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委托诉讼代理人,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等。

2、法律分析显示,去法院立案可以不请律师,当事人只需搞清楚案件管辖法院,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一般案件由被告所在地基层法院管辖。

3、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起诉时必须请律师,当事人可以自行提交起诉状,如果书写起诉状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录并通知对方当事人。

指派律师不愿立案怎么办?

1、如果指派律师不愿立案,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救济措施:向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请求人民检察院予以立案监督;或提起自诉,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会予以立案。

2、如果法律援助指派的律师不负责,当事人可以申请更换律师,可以向主管该法律援助中心的部门投诉,并按照规定程序更换律师。

法律援助的律师和自费的律师有什么不一样?

1、法律援助律师与自费律师的主要区别在于委托方式和费用支付,法律援助律师由法律援助中心指定,无需当事人自行委托,且当事人不需支付律师费;而自费律师需当事人委托,并按约定支付费用。

2、法律援助律师通常服务于经济困难或特殊群体的当事人,案件类型限于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而自费律师服务于所有需要法律帮助的个人或实体,案件类型更为广泛。

3、法律援助律师的特点是只为符合援助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服务,而自费律师则可以代理各类案件,包括诉前咨询和纠纷解决。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