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晨律师受邀参与制定的国内首部AI知识产权团体标准《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指南》正式发布

近日,由北京国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国樽TMT法律事务部主任王晗晨律师参与制定的国内首部AI知识产权团体标准《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指南》(T/CECC 42-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标志着国内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领域迎来一项重要里程碑。该标准由中国电子商会归口管理、智合标准中心组织编制、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凝聚了来自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互联网服务、法律合规等领域的47家单位、261位行业专家的智慧结晶,旨在系统回应生成式AI技术在开发、应用与合规管理中面临的著作权、专利、商业标识和商业秘密等核心知识产权问题。


王晗晨奖项横版官网02.jpg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技、互联网、文娱、医疗等领域的广泛应用,AI生成内容权属不明、算法专利边界模糊、企业合规成本高等知识产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企业创新并威胁产业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首个系统性应对生成式AI知识产权挑战的行业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覆盖著作权、专利、标识和商业秘密四大核心领域,聚焦权属认定、算法可专利性、数据合规及企业知产管理等核心问题,提出兼具前瞻性和实操性的解决方案,为大模型开发者、服务提供者、内容创作者及中小企业提供清晰合规指引,为产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心剂”。

作为该标准起草组的成员,王晗晨律师凭借在人工智能、数据合规及知识产权法律实务领域的深厚积淀,全程深度参与标准条款的设计与论证工作,为标准的条款设计、风险防控框架及争议解决机制提供了宝贵的专业建议。她的深度参与,不仅体现了其个人在前沿科技法律交叉领域的专业影响力,也彰显了国樽律师事务所积极投身行业标准建设、推动科技产业合规化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王晗晨律师表示:“技术的边界不断拓展,法律的责任也必须同步前行。我们不应止步于规则的诠释者,更应主动成为规则的共建者与推动者。”未来,国樽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数据治理、数字内容与文化出海等新兴法律领域,积极参与国家与行业标准建设,为构建开放、公平、安全、可持续的数字生态贡献专业力量。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