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企业落地阿根廷后,容易忽略 “后续经营维护”—— 比如忘了年审、不懂资本缴付规则、扩张时踩 “类型转换” 的坑,反而导致合规风险。这篇从 “年审 - 资本 - 扩张 - 资金回流” 四个核心环节,讲清楚中国企业该怎么操作。
一、年审别踩 “两套标准”:税务申报和公共登记处备案要分开
阿根廷公司年审不是 “一揽子搞定”,而是要分 “税务机关” 和 “公共登记处” 两套流程,中国企业别搞混:
1. 所有公司都要做:税务机关年度申报
无论 SA/SAU/SAS/SRL,每年都要向联邦及州税务机关提交 “年度纳税申报表” 和 “财务报表”—— 重点是 “全球所得申报”(阿根廷税务居民需申报境外所得)。中国企业要注意:若在阿根廷境外有关联公司,需如实申报关联交易,避免被税务局认定为 “转移利润”。
2. 部分公司要额外做:公共登记处备案
SA/SAU:必须向公共登记处提交年度财务报表,还要备案 “董事履职情况”。
SRL:仅当股本超 20 亿阿根廷比索时,才需向公共登记处提交年度财务报表;股本低于该金额的,仅需向税务机关申报即可。
SAS:无需向公共登记处提交年度财务报表,仅需向税务机关申报。
年审时间通常在财年结束后 3-6 个月内(阿根廷财年多为自然年,即 12 月 31 日结束),建议提前 1 个月准备材料,找本地会计师协助(阿根廷税法复杂,本地专业人士能避免申报错误)。
二、资本缴付:别逾期!现金和实物出资规则不同
中国企业注册时若选择 “现金出资”,要记住 “25% 首付 + 2 年付清” 的规则 —— 比如注册 SA 需 3000 万比索,初期付 750 万即可,剩余 2250 万在 2 年内缴清,逾期会产生罚款(按未缴金额的 0.5%/ 月计算)。
若用 “实物出资”(比如设备、技术专利),则必须 “全额缴清”,且要满足两个条件:
1.需由阿根廷本地评估机构出具 “资产评估报告”,证明实物价值与出资额匹配。
2.实物需在注册后 3 个月内入境(若为境外设备),并完成海关清关和资产登记。
曾有中国机械企业用 “境外设备出资”,因未及时清关,导致资本备案被拒,后续花了 2 个月重新补办手续,影响了业务扩张。
三、业务扩张:避开 “类型转换” 的坑,提前规划股东人数
中国企业在阿根廷扩张时,最容易踩的坑是 “股东人数超限额,被迫转换公司类型”—— 比如 SAU 股东从 1 人增加到 2 人,必须在 30 天内转为 SA 或 SAS;SRL 股东从 50 人增加到 51 人,也必须转为 SA 或 SAS。
避免这个问题,要提前做两件事:
1.初期注册时,若计划增加股东,优先选 SA/SAS(无股东人数限制),别选 SAU/SRL。
2.若已注册 SAU/SRL,股东人数接近限额时,提前 3 个月启动 “类型转换” 流程(比如 SRL 转 SA),转换需提交新章程、股东决议,向公共登记处备案,约 5-7 个工作日完成。
比如中国电商平台在阿根廷扩张,初期注册 SRL(2 名股东),后续引入本地投资人后股东达 10 人,因未超 50 人,无需转换类型;若后续计划引入更多投资人(超 50 人),则需提前转为 SA。
四、资金回流:股息汇回是主要方式,3 个步骤要走对
中国企业在阿根廷盈利后,“资金怎么汇回国内” 是核心需求 —— 目前最主流的方式是 “股息分配”,流程如下,约 10-15 个工作日完成:
1. 召开股东会议,决议股息分配
需在年度股东会议上审批 “股息分配方案”,明确分配金额、汇回时间 —— 会议纪要需由所有股东签字,并向公共登记处备案(SA/SAU/SRL 需备案,SAS 无需备案)。
2. 缴纳 “股息税”
阿根廷股息税税率通常为 35%(具体按当年税法调整),需先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获取 “完税证明”—— 这是汇回的关键文件,没有完税证明,银行不会办理外汇转账。
3. 银行办理汇回
拿着 “股东会议纪要”“完税证明”“公司账户流水”,到阿根廷本地银行(比如汇丰、花旗,或中资银行阿根廷分行)办理外汇汇回 —— 需填写 “外汇申报表”,说明资金用途为 “股息回流”,银行审核通过后,资金会兑换成人民币或美元汇回中国母公司账户。
要注意:阿根廷外汇管制较严,汇回金额较大时(比如超 100 万美元),需提前与银行沟通,准备额外的证明材料(如业务合同、利润表),避免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