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遗嘱公证一定要录视频吗这个问题,其实法律有明确规定。根据《民法典》和《公证法》,视频记录并非所有公证遗嘱的必备要件,但特定情况下必须采用。
实务中常见的三种需要录像的情形包括:1.立遗嘱人存在听力或语言障碍;2.年满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3.医院出具的病情证明显示立遗嘱人健康状况不佳。笔者处理过一个典型案例:李女士因中风导致右手瘫痪,在办理公证时虽然意识清醒,但公证处仍要求全程录像以确保程序合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属于强制录像范围,很多公证处现在也会建议当事人选择视频服务。比如去年王先生案例中,他虽年仅50岁但因涉及大额财产分配,最终自愿支付额外费用进行了录像存档。比如去年王先生案例中,他虽年仅50岁但因涉及大额财产分配,最终自愿支付额外费用进行了录像存档。
从证据效力来看,笔者认为视频记录确实能更好还原立遗嘱时的真实场景。特别是当出现继承纠纷时,影像资料往往比书面材料更具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问"遗嘱公证一定要录视频吗"这个问题的原因。
给当事人的实用建议:1.提前一周预约并咨询具体要求;2.准备好身份证件和财产凭证原件;3.特殊人群需携带近期体检报告;4.考虑聘请律师见证全过程。
值得思考的是:如果立遗嘱人在录像过程中表现出犹豫或异常行为,是否会影响整个公证的效力?
回到核心问题"遗嘱公证一定要录视频吗",答案要分情况看待。法律只对特定人群强制要求,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加强证据效力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