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律师事务所:离婚后放弃抚养权的内容

离婚后放弃抚养权是重大法律行为,民法典第1084条明确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消除。实务中常见的情形是,经济条件较弱的一方为保障子女成长稳定性,在协议离婚时选择放弃直接抚养权。但需注意,这绝不等于推卸法定责任。但需注意,这绝不等于推卸法定责任。

典型案例显示,2021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的王某诉李某案中,母亲因抑郁症治疗需要暂时放弃7岁儿子抚养权。法院特别审查了:1.父亲具备海淀区学区房及稳定教职;2.医疗证明证实母亲需半年康复期;3.约定了每周两次视频探视和寒暑假共同居住条款。

笔者认为最容易产生纠纷的是抚养费标准问题。虽然放弃抚养权方可以协商降低支付比例(如从30%降至15%),但必须提供充分的收入证明。某深圳案例中,男方隐瞒股权收益被查出后,最终仍按实际收入28%补缴了抚养费差额。

特别提醒三点风险:1.单方面宣布放弃可能被认定为遗弃;2.未公证的私下协议易被推翻;3.子女满8周岁后有权重新选择监护人。去年成都就有12岁女孩通过法院将抚养权从父亲转回母亲的案例。

实务建议:1.委托律师制作附条件恢复条款的放弃协议;2.建立第三方监管的抚养费专用账户;3.每季度与学校保持沟通。留给读者的思考:当子女遭遇校园欺凌时,放弃抚养权方是否有权介入处理?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