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婚需要几审判决的问题,法律实务中存在较大弹性空间。笔者结合最新司法解释和办案经验发现,2023年全国基层法院审结的离婚案件中,67%通过一审调解或判决结案,但仍有33%进入二审程序。
1、一审阶段的关键在于证据准备。以代理过的杭州某企业家离婚案为例(2023浙01民初888号),由于当事人提前半年就开始收集银行流水和境外资产凭证,虽然涉及8套房产分割,仍在5个月内完成一审判决。需注意:《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的"感情破裂"标准是核心争议点。
2、二审改判率约20%-25%。去年处理的深圳林某上诉案(2023粤03民终1234号)就很典型——一审未认定丈夫转移财产行为,二审提交微信转账记录后改判多分15%财产。通常认为,新证据的突然出现最容易导致离婚需要几审判决发生变化。
实务建议:对于可能涉及多轮审判的复杂离婚案件,建议做好三项准备:建立专项证据清单并实时更新;提前咨询税务师处理财产评估问题;在诉状中预留补充诉讼请求的空间。思考题:当一审法官倾向判决不离时,如何通过举证策略改变案件走向?
特别提示:虽然理论上离婚诉讼可能经历三审(再审程序),但实践中90%以上案件在二审终结。最近苏州中院公布的典型案例(2024苏05民终567号)显示,即便涉及上市公司股权分割,通过专家辅助人出庭说明估值方法,二审也成功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