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香港的律师称呼有哪些

在香港法律界,律师的称呼体系既体现英式传统又融合本地特色。执业律师通常分为"大律师"和"事务律师"两大类别,这种区分源于香港沿袭的普通法传统。了解这些专业称谓不仅有助于准确识别律师身份,更能帮助当事人选择合适的法律服务。

大律师(Barrister)是香港高等法院和终审法院的出庭专家,他们专精诉讼业务,在法庭上代表当事人进行辩护或陈词。取得大律师资格需完成法学专业证书课程(PCLL)并通过大律师公会考核。资深大律师可申请成为"资深大律师"(Senior Counsel),这个尊称相当于英国的"御用大律师"(QC)。

事务律师(Solicitor)则处理非诉讼法律事务,包括合同起草、房产交易、婚姻继承等日常法律服务。他们通过香港律师会注册,多数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事务律师通过额外考核可获得"公证人"(Notary Public)资格,提供文件公证等专项服务。

在法律文书中,对律师的正式称呼也有特定规范。大律师姓名前会冠以"Mr./Ms."加姓氏的称谓,如"Mr. Chan"。而资深大律师则使用"SC"后缀,例如"Mr. Wong SC"。事务律师在正式场合可使用"某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顾问律师"等职衔称谓。

香港回归后,"中国委托公证人"成为特殊类别,这些具有内地执业资格的香港律师可办理涉内地法律文书公证。此外,"公司法律顾问"(In-house Counsel)指受雇于企业的专职法务人员,他们虽具律师资格但不对外执业。

选择香港法律服务时,建议先明确需求类型:诉讼案件应咨询大律师事务所,常规法律事务可联系持牌 solicitor。通过香港律师会官网能验证律师注册信息,确保委托合规执业的专业人士。正确使用这些专业称谓,既体现对法律职业的尊重,也有助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