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樽律所:成年了父母离婚还需要选择跟哪一方面

成年子女在父母离婚时的法律地位常常引发困惑,尤其是刚满18周岁的年轻人。《民法典》第1084条明确指出,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持续到子女成年为止。但现实中,很多大学生误以为成年了父母离婚还需要选择跟哪方共同生活——这种误解在2023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审理的李某案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20岁的在校生李某坚持要在父母离婚协议上签字选择监护人,法官当庭进行了普法教育。

从司法实践看需把握三个要点:1. 年满18周岁即自动终止法定抚养关系。2. 特殊情形下(如患有精神疾病)可延长监护期限。3. 大学期间的学费资助属于家庭内部协商事项。笔者代理过的案例中,曾有23岁研究生起诉父亲索要留学费用被驳回,法院强调"成年子女应自立"的基本原则。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法律上成年了父母离婚还需要选择跟哪方的问题不复存在,但情感联结仍需妥善处理。建议采用"三分法":1. 法律层面明确权利义务终结。2. 经济层面可签订助学协议。3. 情感层面鼓励自主沟通。就像杭州某心理咨询机构统计显示,主动与双亲保持定期联络的成年子女,其父母离婚后的适应期平均缩短40%。

实务操作提醒:1. 保存好学历证明、医疗记录等重要文件。2. 若遇强迫签署抚养协议的情况立即报警。3. 住房问题可通过赠与或租赁方式解决。

延伸思考:对于22岁仍在读医学院的子女来说,"成年即独立"的法律规定是否过于绝对?当专业学习周期远超普通本科时,是否应当重新审视成年了父母离婚还需要选择跟哪方背后的现实需求?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