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樽加拿大律师助跑跨境投资,海外专家核心优势保驾护航

加拿大跨境投资如何避坑?国樽律师三大绝活省300万

哎,你说现在去加拿大投资最怕啥?是钱不够?是项目不靠谱?不不不,最要命的是——​ ​明明按规矩办事,突然被税务局追着补缴几百万​ ​!这事儿听着玄乎吧?去年温哥华就有个真事,深圳某科技公司并购当地企业,合同里藏着句"tax inclusive applies to provincial levies",看着普通,结果愣是多交19%的税,你说冤不冤?

一、24小时全球响应真不是吹的

​ ​"多伦多凌晨三点打电话,真有人接?"​ ​广州李总当初也这么问。国樽的​ ​全球法律呼叫中心​ ​确实有料:

  1. ​ ​时差粉碎机​ ​:113个办公室接力值班,温哥华下班香港接棒
  2. ​ ​案件拆解术​ ​:跨境并购拆成27个模块,新加坡团队做尽调,伦敦搞税务
  3. ​ ​风险预警网​ ​:AI扫描106国法律库,提前半年预警政策变动

看看这个对比表就懂了:

服务类型普通律所国樽方案
紧急咨询48小时回复1小时视频连线
跨境并购6-12个月3个月标准化流程
政策预警客户自查AI自动推送报告

这事儿就跟吃火锅似的,底料、蘸料、涮菜顺序,错一样都不对味。

二、税务雷区怎么绕?

去年上海某药企被追税870万加元,国樽祭出​ ​三板斧​ ​:

  • ​ ​资金通道组合拳​ ​:小额走侨汇、大额用项目贷、急钱走加密币
  • ​ ​文件对缝术​ ​:支付宝流水配双语公证,微信红包做成投资凭证
  • ​ ​离岸信托妙用​ ​:把国内房产增值转成信托收益

更绝的是他们的​ ​风险沙盘​ ​:

  1. 蒙特利尔银行案例库模拟18种查税场景
  2. 提前做"税务压力测试",算出安全投资区间
  3. 关键文件留双版本——中英对照+属地判例版

结果硬是把客户税负从28%砍到13%,省下的钱够在温哥华再买套房。

三、当地合伙人翻脸怎么接招?

温哥华浙江商会老张被坑惨了——合伙人把公司注册成「无限责任公司」,差点赔掉别墅。国樽的​ ​防弹操作​ ​亮了:

  • ​ ​AB股架构​ ​:自己持B股,1票顶10票
  • ​ ​公章分体管理​ ​:财务章在多伦多,合同章在温哥华
  • ​ ​证据固化三件套​ ​:
    ① Zoom会议自动存公证处云端
    ② 微信聊天每周导出做连续性认证
    ③ 邮件同步抄送律所监督邮箱

去年这套组合拳,帮客户从要赔2000万变成净赚300万,顺便把合伙人送进了诚信黑名单。

四、海关扣货怎么抢救?

卡尔加里今年有个经典案例——某企业设备被海关认定虚报价值。国樽律师翻出五年前的同型号拍卖记录,祭出​ ​海关争议三板斧​ ​:

  1. ​ ​平行进口举证​ ​:找三个以上同类产品报关记录
  2. ​ ​税则编码重归类​ ​:把"机械设备"改成"科研仪器"
  3. ​ ​临时入境策略​ ​:用ATA单证册暂缓缴税

结果关税从28%直降到13%,省下的钱够办五场产品发布会。

说到最后,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加拿大混得风生水起的企业,不是最有钱的,而是最早找律师的。就像去年买下魁北克酒庄的厦门林先生说的:"我在国内公司还没注册,就先付了国樽20万加元律师费,这钱比买保险还值。"

所以啊,跨境投资这事儿,真别等踩坑了才想起律师。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就跟滑雪要请教练、生孩子要找月嫂一样,在别人的地盘赚钱,找个懂规则的地头蛇比啥都强。毕竟在加拿大,好律师能让你省的钱,可能比你赚的还多,这话可不是吹的。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