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点监测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美国、印度。 其中,新加坡、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没有明显变化,而韩国、日本、印度、越南、德国、美国和巴西则出现了明显变化。
《报告》指出,受COVID-19疫情影响,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首先知识产权律师,国际知识产权创新竞争持续加剧。 围绕人工智能、5G信息通信技术、新信息技术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各国创新竞争日益加剧。 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代表的领先知识产权企业的国际知识产权布局竞争更加激烈,专利、商标注册申请依然活跃。
其次,全球知识产权规则的建立力度不减。 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加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大趋势,即使在COVID-19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知识产权立法仍然进展顺利。 总体而言,主要经济体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全球性国际组织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主要是为了应对知识产权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法律适用性,而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知识产权保护有限。 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工作更多是填补立法空白、扩大法律保护范围。
二是数字化监管和服务投入大幅增加。 在COVID-19疫情影响下,各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纷纷推出非接触式监管和服务措施,以完善在线申请提交流程知识产权保护指数,降低申请成本和疫情干扰风险,提高监管和服务效率。
三是全球知识产权执法和司法保护得到加强。 国际知识产权竞争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广泛参与其中知识产权保护指数,并通过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向亚洲、非洲、南美洲等最不发达国家推动竞争,从而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整体持续加强保护。
最后,国际规则话语权争夺更加激烈。 基于发展利益竞争,各国更加主动地在多边、双边场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利于推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不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