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教育与培训/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2020年生育保险新规解读,报销流程、津贴标准及灵活就业政策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国樽律所

2020年生育保险新规定详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完善,2020年我国的生育保险制度迎来了新的变革,以下是对2020年生育保险新规定的详细解读,旨在帮助广大孕产妇和用人单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新规定。

一、生育险与医疗保险合并

2020年,我国正式实施生育险与医疗保险的合并政策,这一变革旨在简化参保流程,减轻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合并后,生育险的报销流程得到了优化,产前检查费用不再单独报销,而是与普通医疗费用一同按照医保标准进行结算。

二、生育医疗费用报销规定

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标准是孕产妇关注的焦点,根据新规定,生育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标准如下:

报销起付线为2000元以上;

医疗费用介于2000元至7000元之间的,按45%报销;

医疗费用超过7000元的,按65%报销;

生育医疗待遇主要用于补贴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等费用。

三、生育险报销条件

生育险的报销条件相对宽松,具体如下:

包含生育当月,累计满12个月(部分地区为9个月)社保即可报销;

如果生育时社保不满12个月,包含生育当月,在之后18个月内满足12个月社保也可报销;

若孕妈没有社保,准爸社保满足12个月(部分地区9个月)也可报销生育医疗;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则无法报销。

四、生育津贴发放标准

生育津贴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生育或流产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以及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

2020年灵活就业人员生育报销政策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2020年的生育报销政策也有所调整,以下是对相关政策的详细解读。

一、生育津贴和生育补贴

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的生育津贴和生育补贴与原政策一致,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退休人员按照医疗保险待遇有关规定享受生育医疗待遇,不享受生育津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未就业配偶生育医疗费用按定额补偿办法执行。

二、生育险报销条件

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险报销条件与在职职工相同,即包含生育当月,累计满12个月(部分地区9个月)社保即可报销。

三、生育津贴发放

自己缴纳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不能领取生育津贴,因为自己缴纳的社保不包括生育保险,同样,也不能缴纳失业保险。

四、生育医疗费用报销

灵活就业人员的人工干预分娩、剖宫产手术等可按定额报销,具体标准如下:

人工干预分娩,可定额报销3300元;

剖宫产手术,可定额报销4400元;

双胞胎或多胞胎,每增加一胎,定额支付标准在原基础上上调10%;

针对住院分娩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医疗费用及住院的医事服务费,生育保险基金予以全额报销。

五、灵活就业人员生育险报销问题解答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可以报销生育险的问题,答案是:灵活就业人员自己缴纳的一般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中没有生育保险,只有城镇职工医社保才包含生育险。

生育保险新规定实施细节

一、生育险报销范围

生育险报销包括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续费用,不同地区的报销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女方生育险可报销75%,男方生育险可报销50%,但只能报销一方。

二、生育津贴发放标准

生育津贴发放标准是按照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 规定的假期天数计算,一次性生育补贴包括流产400元、顺产2400元、难产和多胞胎生育4000元,只限女方报销。

三、男职工配偶生育医疗费补贴

如果男职工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其配偶未参加生育保险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已参加但连续缴费不满12个月,将按照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若配偶已享受生育医疗费待遇,但未达到规定总额,差额部分也将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补足。

四、生育险2024年新规定

职工所在单位必须依照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为该职工连续足额缴费一年以上;职工需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职工在生育期间应处于在职状态。

五、妊娠津贴和生育津贴

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引产的,享受1个半月的生育津贴,妊娠3个月以内因病理原因流产的,享受1个月的生育津贴,生育津贴以女职工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

2023年生育保险最新政策解读

一、河北生育险报销标准

2023年,河北省的生育险报销标准如下:

生育医疗费报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享受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日标准,按照其所在单位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不再支付。

二、广东生育津贴最新政策

广东省取消了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妊娠期间住院费用改由医保基金支付,新政规定,如果因为保胎等原因需要住院治疗的,住院费用改由医保基金支付。

三、山东生育津贴最新政策

山东省规定,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2020年生孩子报销新规定解读

一、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

生孩子报销的起付线为2000元,2000元至7000元的部分按65%报销。

二、生育险报销标准

生育险报销标准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

生育医疗费用报销;

生育津贴发放;

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男职工配偶生育医疗费补贴。

三、生育险报销条件

生育险报销条件包括:

包含生育当月,累计满12个月(部分地区9个月)社保即可报销;

如果生育时社保不满12个月,包含生育当月,在之后18个月内满足12个月社保也可报销;

若孕妈没有社保,准爸社保满足12个月(部分地区9个月)也可报销生育医疗;

符合计划生育政策,超生则无法报销。

四、男职工配偶生育医疗费补贴

男职工配偶生育医疗费补贴方面,如果男职工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其配偶未参加生育保险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已参加但连续缴费不满12个月,将按照规定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若配偶已享受生育医疗费待遇,但未达到规定总额,差额部分也将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补足。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