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公平,致力于实现“控辍保学”的目标,即控制辍学,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下是对2020年控辍保学责任书的详细解读。
1.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为了确保“控辍保学”目标的实现,学校与任课教师签订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这一责任书的签订,将控辍目标分解量化到每一位教师,使每位教师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严格学籍管理制度,确保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学校与班主任、科任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共同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利,学校还向家长普及《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阻止学生从事农工商及其他弃学活动。
3. 制定《控辍保学措施》
学校制定了《控辍保学措施》,将各班的学生数和班主任及班科任教师的考核挂钩,班主任作为本班学额巩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已注册上课的学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共同负责,对于造成新辍学生的情况,凡达不到指标要求的不能享受学校所有的待遇,校长与班主任、教师分别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书。
在20xx学年度,我国各地学校在控辍保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下是对20xx学年度控辍保学工作总结的详细解读。
1. 贯彻落实工作计划
在本学年度中,我校将继续贯彻区督导室制定的《20xx年控辍保学工作计划》中规定的全部内容,进一步加大管理工作力度,继续落实好学生出缺席日报告工作;做好问题生的思想工作。
2. 防流控辍工作总结
自20xx年秋季开学以来,为确保学龄儿童全部按时入学,不使一人辍学,我校积极做了大量工作,没有一名学生流失,实现了辍学率为零的目标,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我校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做好有关工作。
3. 成果与挑战
以往,学生厌学、外寄、辍学现象严重,20xx年被列为省级控辍保学监测点校,经过努力,20xx年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20xx年被降为市级监测点校,20xx年通过市级检查,20xx年再次通过省级和市级检查,本学年度(20xx.9-20x.x3),教职工32人,9个教学班,学年初在生为366人,现有354人,减少12人。
4. 初中控辍保学总结
本校在20xx年秋季,致力于确保所有学龄儿童按时入学,无一人辍学,实现了零辍学率的目标,这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5. 做好控辍工作和收费工作
为确保无一学生流失,学校严格按照控辍保学的方案实施控辍,并要求老师做好开学动员,通知学生按时报到,实行学生报到上下午报告制,随时掌握学生到校情况,把控辍工作做实做细。
学校与家长控辍保学责任书为了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家长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责任,以下是对学校与家长控辍保学责任书的详细解读。
1. 控辍保学工作目标责任书
为了切实增强“控辍保学”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两基”验收辍学率指标控制在达标之内,特制定此工作目标责任书,成立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2. 学校控辍保学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保障学生接受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流失,学校与班主任签订此责任书,实行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责任制,落实到班,责任到人,学校和班主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
3. 控辍保学的责任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有关严格控制学生辍学的文件精神,确保适龄青少年更好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使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不流失,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学校特与各班主任签订以下工作责任状。
4.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学校校与任课教师签定“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把控辍目标分解量化到每一位教师,严格学籍管理制度。
5.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乡(镇)行政主要领导是“控辍保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相关制度,落实好责任承包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包干到村小组、村小组包干到户,确保流失的适龄儿童少年返校入学。
6. 村委会与家长签订控流保学责任书
村委会要与家长签订控流保学责任书,对不履行义务的家长要有硬措施,要准确掌握本村辍学人员情况,配合家访老师进行劝学,并做好记录,控辍指标:中学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小学入学率达100%,尊师重教,关心爱护每一个师生,杜绝老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为学校营造一个育人,学习的氛围。
7. 与家长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明确学校与家长的责任,我校特与家长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
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共同努力,确保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