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守护粮田,我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与实施策略详解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国樽律所

基本农田保护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保护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更关乎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以下是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的具体内容。

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编制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将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规划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安排、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并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二节: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如下:

1、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2、具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

这些耕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

第三节:基本农田保护经费的保障

按照《省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的规定,经费由省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承担的工作任务共同分担,省上根据规划划定的基本农田面积,按照每亩多少元的标准补助基本农田保护经费,区财政在本级留存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中,安排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经费,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任务

第一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明确保护区的范围、面积和边界,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第二节:基本农田占用补划

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地方人民政府要补划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确保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禁止破坏、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第三节:基本农田保护的数量指标和布局

各级政府在规划中要明确保护的数量指标和布局,乡级规划要具体落实到地块,列入保护区的耕地包括粮棉油生产基地、高产稳产田、蔬菜基地、农业教育科研用地等,以及经过治理和改造的中低产田,划入保护区的耕地按生产条件分为一级和二级。

第四节: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

被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包括:

1、经国务院相关部门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2、具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

3、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4、蔬菜生产基地;

5、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6、其他符合国务院规定条件的耕地。

这些耕地应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第五节:明确工作职责

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建立健全保护网络,执行问责制度,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根据规定,确保工作经费充足,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

第一节:划定标准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如下:

1、经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2、具有良好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

第二节: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意义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高度重视,体现的是严格保护的态度。“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的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是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

第三节:划定标准依据

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标准:

1、农田的农业生态功能要好,土地质量要优良,适合农作物种植;

2、土地利用效益较高,生产潜力大;

3、农田对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面貌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4、农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要合理,能够满足当地粮食自给自足和农产品供应的需要。

第四节:划定标准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一般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具体比例由国务院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实际情况规定。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阐述,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方面的作用,这也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和行动指南。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