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详解法律援助条件,经济困难与特殊案例,公民权益的坚实保障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国樽律所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旨在帮助经济困难或特殊情况下无法承担诉讼费用的公民,维护其合法权益,法律援助的基本条件究竟是什么?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法律援助的基本条件

法律援助的条件可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

(一) 一般条件

1、经济困难:申请人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这里的“经济困难”以当地政府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标准为准。

2、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申请人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

3、中国公民身份:申请人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 特殊条件

1、盲、聋、哑和未成年人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律师的。

2、刑事案件中外国籍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师辩护的。

3、在特殊情况下,即使不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如案件涉及重大社会影响或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申请法律援助的具体条件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因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或无力完全承担法律服务费用。

8、案件属于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

9、在特殊情况下,即使不符合经济困难标准,如案件涉及重大社会影响或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经济困难标准及证明

经济困难是获得法律援助的首要条件,具体经济困难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需要确定、公布,申请人经济状况证明表应当由法律援助机构审查确认。

法律援助的范围和形式

1、法律援助的范围:

民事、刑事、行政等法律事项。

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2、法律援助的形式:

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公证证明。

法律援助的实施与保障

1、法律援助的实施: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指派律师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在接受指派后,应按照规定为受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2、法律援助的保障:

国家对法律援助工作给予政策支持,确保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

社会各界应关心、支持法律援助工作,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援助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了解法律援助的基本条件、范围和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在遇到困难时,勇敢地寻求法律援助,让法律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