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暂予监外执行新规解读,刑罚执行公正与人文关怀
发布时间:2025/04/24 作者:国樽律所

在探讨我国刑罚执行体系中的暂予监外执行新规定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这一制度的本质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暂予监外执行,顾名思义,是在特定条件下,允许罪犯在监狱外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它体现了我国法律对罪犯的人文关怀,同时也确保了刑罚执行的公正与人性化。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范围

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监狱服刑罪犯:在监狱服刑的罪犯,由监狱审查同意后提请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方可实施暂予监外执行。

2、看守所服刑罪犯: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由看守所审查同意后提请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3、职务犯罪罪犯:对于职务犯罪罪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还需依照有关规定逐案报请备案审查。

二、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办理监外执行的条件如下:

1、严重疾病保外就医:罪犯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分析

暂予监外执行的规定如下:

1、适用对象:有期徒刑、拘役、无期徒刑。

2、适用条件:罪犯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3、决定主体:在交付执行前,由交付执行的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如果是监狱提出书面意见的。

四、监狱暂予监外执行规定

1、法律分析:暂予监外执行是指对于被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符合法定情形,决定暂不收监或者收监以后又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的刑罚执行制度。

2、法律主观:暂予监外执行遵循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并严格执行办案责任制。

3、适用情形:罪犯患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罪犯处于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特殊状态;罪犯生活无法自理,暂予监外执行不会危害社会。

五、2024年暂予监外执行规定

1、适用条件:根据《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犯罪嫌疑人在监狱服刑期间,若满足特定条件,可申请暂予监外执行。

2、具体规定: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3、监督管理: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其居住地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的生活、医疗和护理等费用自理。

六、暂予监外执行条件规定

1、不符合条件: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2、违反规定: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3、保外就医期间: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暂予监外执行新规定旨在保障刑事执行的公正与人性,确保在特定情况下罪犯能够得到适当的医疗和人文关怀,这一制度也有助于促进罪犯的改造,提高刑罚执行的效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