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处理程序全解析,保障农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发布时间:2025/04/22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这些纠纷往往涉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面对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以下将详细介绍土地权属纠纷的处理程序。

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应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这意味着,在处理土地权属纠纷时,协商是首选的方式,当事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通过沟通协商,寻求纠纷的合理解决。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争议双方的主体不同,土地纠纷调处的程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处理的一般程序:

农村土地纠纷调处程序是怎样的

1、农村宅基地纠纷调解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当事人应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乡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第二步:双方需提交相关证据和依据,以证明自己的土地权属。

第三步:工作人员将进行现场调查和取证,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

第四步: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制作书面调解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五步:调解书生效后,双方应按照调解书的内容履行义务。

2、解决土地纠纷的途径:根据法律规定,解决土地纠纷的途径有多种,包括行政调解、诉讼等方式,行政调解通常由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旨在通过协商、调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争议,若行政调解无效,当事人可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

3、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处理:在土地争议双方协商不成时,由当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并签订权属地界协议书,若调解仍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农村农田土地边界纠纷处理:具体处理程序如下:

协商解决:纠纷双方首先应尝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行政调解:若协商不成,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解。

人民政府处理:若行政调解无效,当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政府提起诉讼。

土地权属调查的一般程序

土地权属调查是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土地权属调查的一般程序:

1、地籍调查:地籍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大部分,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准备工作:制定计划,资料收集与分析,编写技术设计书,表格、器材准备,人员培训、宣传动员。

地籍调查:界址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权属调查,绘制宗地草图,成果整理及小结。

2、前期准备:搭建工作班子,明确确权工作组成员、组级承包地(包括历年变动情况)和承包户基本情况、确权程序内容等;召开户代表会议。

3、人民政府行政处理阶段: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程序为:申请、受理、调查、调节和处理。

4、法律分析: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程序包括:拟定调查计划,物质方面准备,调查底图的选择,街道和街坊的划分,发放通知,土地权属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实地调查,资料整理。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21

1、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4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2、人民政府行政处理阶段: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程序为:申请、受理、调查、调节和处理。

3、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概述: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是我国针对土地权属争议问题所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土地权属纠纷,明确土地权属关系,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4、当事人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依照本办法向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申请。

5、土地管理部门调查: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诉及地权地界的证明文件进行调查,查明争议地界的历史情况及文件(政府过去确定地权的文件、协议、图件及历史上使用情况等)以及发生纠纷的原因、过程、造成的危害和双方对纠纷处理的意见。

6、当事人提交申请材料:当事人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和有关证据材料,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申请的,还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程序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也应加强对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