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及细节解析
在购房过程中,公摊面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居住舒适度,还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购房成本,商品房的公摊面积究竟是如何计算的?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
1、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
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公摊面积 = 总公摊面积 / 【(套内使用面积 + 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 × 总套数】×(套内使用面积 + 墙体面积 + 阳台面积),这里的总公摊面积指的是整个建筑物的公共区域面积,包括但不限于电梯井、楼梯间、公共走廊、设备间等,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和阳台面积则是指购房者实际可使用的面积,公摊面积越小,意味着得房率越高,购房者花在不可支配面积上的钱也较少,公摊面积过小也可能影响整体的美观和居住的舒适度。
2、不同楼层的公摊计算方式
不同楼层的公摊计算方式也有所不同,七层以下住宅的公摊率为712%,七层以下住宅的公摊部分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二分之一、楼梯间、楼梯以及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如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这些一般占房屋建筑面积的13%至18%。
3、房屋公摊面积的法律规定
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房屋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 套内建筑面积,这里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是指各套(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乘以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从而得到购房者应合理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
4、楼房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
楼房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建筑面积 = 套内建筑面积 + 公摊面积,这里的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以及阳台面积,公摊面积主要由电梯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室、公共门厅和过道等功能组成。
5、商品房公摊面积的计算细节
在计算商品房公摊面积时,以下细节需要注意:
公摊系数:公摊系数是指总公共分摊面积除以总套数与套内建筑面积的乘积。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以及阳台面积。
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在购房者买房时由开发商介绍面积多少及公摊面积的范围。
6、不同类型住宅的公摊面积比例
6层以下低层商品房的公摊系数为12%左右,11层左右的小高层公摊系数为20%左右,18层以上高层公摊系数约为25%左右,超过25层的商品房公摊系数约为30%。
通过以上解析,相信大家对商品房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购房过程中,了解公摊面积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们也要关注公摊面积与居住舒适度的平衡,以确保自己的居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