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新动向
2025年起,北京市教委将正式实施《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这一改革举措标志着北京市初中教育评价体系的重大变革,根据新方案,从2025年起,初中生将不再参加“小四门”(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的考试,而是改为考6门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物理、道法和体育,总分由之前的660分降至530分,小四门不再计入中考成绩,仅作为参考。
广东省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3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征求意见稿,从2024年起,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9个科目笔试,这些科目将由省级统一命题,各市组织实施。
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成绩体系
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旨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对初中教育成果的评估与反馈,提升初中教育的整体质量,考试涵盖初中各学科,采取区域化考试的形式,重视实际应用与能力的考察,地理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计分80分)的成绩将采用2021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卷面总分40%折算(地理、生物各计40分),纳入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成绩体系。
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旨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对初中教育成果的评估与反馈,提升初中教育的整体质量,考试涵盖初中各学科,采取区域化考试的形式,重视实际应用与能力的考察。
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公布两考合一
北京2024年中考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北京将继续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总成绩满分为670分,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体育与健康,这些科目的成绩将计入总成绩,并用于毕业和升学。
小四门取消北京中考改革有哪些信号
在北京市中考改革中,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这四门课程(简称“小四门”)不再作为考试科目,而是被纳入考查科目,这意味着,学生将不再需要参加这些科目的笔试,但需要通过其他形式进行考核,考查形式可能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项目作业等,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素养。
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公布两考合一
北京2024年中考的改革涉及多个方面,北京将继续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两考合一”,总成绩满分为670分,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物理、体育与健康,这些科目的成绩将计入总成绩,并用于毕业和升学。
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2023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考试时间为6月15日至6月16日,具体科目安排如下:6月15日上午:语文,6月15日下午:数学,6月16日上午:英语,6月16日下午:综合实践(包括生物、物理、历史、地理)。
2024年中考改革方案是怎样的
2024年浙江省中考改革最新方案公布:依据教育部的部署及浙江的实际情况,自2024年起,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五门主要科目将实行省级统一命题,总分为620分,社会科目的过渡期设定:对于社会科目,2024年和2025年将提供开卷和闭卷两种考试形式,省级统一命题,每种形式分值均为100分。
四川广元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
初2019级地理、生物两科考试成绩采用2021年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卷面总分40%折算(地理、生物各计40分),纳入2022年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成绩体系。
浙江东阳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基本依据,所有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考试办法(一)考试命题: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精神,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难度系数符合省教育厅相关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中考改革不断深入,旨在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各地中考改革方案各具特色,但总体方向一致,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将更加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加公平、公正、全面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