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解析
自2009年底以来,北京在鼓励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开展该政策以来,成功案例已超过50例,贷款总额近6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07年至2009年这三年间,共达成45笔专利质押融资贷款,合计3亿元人民币,这些案例主要集中在环保节能、生物医药、IT技术、新材料及影视文化版权等行业,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贷款至今尚未出现坏账或逾期还款的情况。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颖的融资方式,与传统以不动产为抵押物的贷款模式有着本质区别,它允许企业或个人将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融资,在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运作模式有北京、上海浦东、武汉三种典型代表,其中北京模式以其成熟度和高效性而备受瞩目。
为了确保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申请贷款的可行性,仍需解决一系列问题,法律和制度上的完善、风险防控等,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中小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它们提供更加稳定和有效的融资支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定义与意义
知识产权质押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为质押标的物出质,经评估作价后向银行等融资机构获取资金,并按期偿还资金本息的一种融资行为,这种融资方式的意义在于,它为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渠道,促进了知识产权的有效运用,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允许企业将拥有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种模式为知识产权的商业价值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有助于企业提高知名度和确认知识产权价值。
中国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领域已经探索出北京、上海浦东和武汉三种模式,北京模式以其高效性和成熟度而备受关注,通过这种模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解决资金难题,加速知识产权的市场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进展与成效
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下,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树立了典范,这种模式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示范效益,并引领北京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快速、全面展开。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专利等无形资产做质押获得流动资金贷款;获得政府贴息,银行专利质押贷款某些地区实际融资成本低于固定资产抵押贷款且低于基准利率;企业知识产权获得银行贷款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知名度,确认了企业知识产权价值。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企业的意义在于: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地还贷;依赖于知识产权人创造性劳动或长期经营积累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不论是专利权、商标权,还是著作权,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型信贷模式,各地推出后,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紧张、加速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了积极影响,银行逐渐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青睐有加,有效解决了拥有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
“知识产权质押”能使文化产业企业的融资发挥“扬长避短”的功效,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得以体现和运用,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解决资金紧张、加速知识产权的市场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无疑是雪中送炭。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如何实现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以其合法拥有的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为质押物,由评估机构对其进行价值评估,由银行根据评估价值按照一定质押率提供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能够为高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外部资金。
在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运作模式有北京、上海浦东、武汉三种典型代表,北京模式以其高效性和成熟度而备受关注,为了确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顺利进行,应该有专门的鉴定机构,对企业自身专利的价值进行全面、客观的鉴定,建立知识产权质押物价值动态评估机制,这样就可以给借贷双方提供一个很好的知识产权价值依据,落实风险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