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职场新人必看,全面解析劳动仲裁常识与申请流程
发布时间:2025/04/22 作者:国樽律所

了解基本常识与申请流程

在现代社会,劳动仲裁作为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了解劳动仲裁的基本常识和申请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我们将详细解析劳动仲裁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人事权利义务上发生争议时,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仲裁的基本程序如下:

1. 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应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2. 递交仲裁申诉书 :申请人需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详细陈述争议的事实和自己的诉求。

3. 仲裁委员会受理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后,将在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4. 仲裁庭开庭 :仲裁庭将在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等环节。

5. 调解与裁决 :仲裁庭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若调解不成,将作出裁决。

二、劳动仲裁的基本常识

了解劳动仲裁的基本常识,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以下是一些关于劳动仲裁的基本常识:

1. 仲裁的定义 :仲裁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人事权利义务上发生争议时,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仲裁委员会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

2. 仲裁的时效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 仲裁的独立性 :劳动仲裁委员会是独立的仲裁机构,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预。

三、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遵循以下流程:

1. 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时,应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确保副本数量与被申请人数相匹配。

2. 提交仲裁申诉书 :在争议发生后的一年内提交仲裁申诉书,启动仲裁程序,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诉书后的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案件。

3. 开庭审理 :仲裁庭在开庭前五日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开庭时,双方明确各自请求和辩,调查事实,进行举证质证,展开辩论,并陈述各自观点。

4. 调解与裁决 :仲裁庭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若调解不成,将作出裁决。

四、职场小白们应了解的劳动仲裁问题

对于初入职场的小白来说,了解以下劳动仲裁问题至关重要:

1. 实习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实习合同并非真正的劳动合同,许多大学生因此遭受损失,在签订实习合同前,务必了解其性质,以免权益受损。

2. 入职前与企业沟通的问题 :在入职前,除了关心工资薪酬问题外,还应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岗位情况、升值空间以及福利待遇等。

3. 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劳动仲裁适用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有关的权利、义务和问题发生的争议。

4. 离职证明的重要性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若不开具离职证明,劳动者可以投诉处理,申请劳动仲裁。

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如用人单位不承认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

2.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

3.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

4. 其他因劳动有关的权利、义务和问题发生的争议 。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劳动仲裁的基本常识和申请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职场中,了解并运用劳动仲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