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日,佛山市正式拉开了全面禁摩政策的序幕,这一决策的背景是佛山市公安局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的《加强我市摩托车管理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全面禁摩政策实施之前,政策实施的前奏从2014年8月就已开始,禅桂新中心城区被划定为“限摩”区域,并暂停了摩托车的新注册登记,为全面禁摩奠定了基础。
在中心城区实施禁摩的同时,佛山市政府对部分区域采取了更为灵活的限摩政策,将“一户一摩”调整为“一证一摩”,即持有摩托车驾驶证的户籍居民可以登记上牌一辆摩托车,但名下已有汽车等情形则不在此列,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调整。
第一阶段,在禅桂新限摩区域内,实施高峰时段禁止摩托车通行的路段,随后,这些路段被调整为全天禁行,高峰时段摩托车禁行的路段也在逐步增加,禅桂新限摩区域内继续实行摩托车提前报废、补偿政策,以促进摩托车淘汰更新,顺德、高明、三水区参照禅桂新限摩区域第一阶段的做法,在限摩区域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政策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2014年9月1日,佛山全面禁摩政策正式实施,标志着这一城市交通管理措施进入了新的阶段,顺德区的佛山新城和顺德新城自2014年9月1日起全面禁止摩托车通行,大良区的限摩区域则东至国泰路及观绿路,西至G105国道,北至龙盘北路,南至德胜水道,乐从镇的限摩区域则覆盖佛山东平新城,这些区域的禁摩措施体现了佛山市政府对交通秩序的严格管理。
佛山禁摩政策的实施时间及原因
自2014年9月1日起,佛山中心城区正式开始全面禁止摩托车通行,这一决定旨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道路安全,公安部门在限摩区域的主干道、主要出入口通过固定、流动岗点和电子警察,对摩托车违法上路行为进行查处,对于无牌无证、套牌假牌、有多次违法记录或跨区、外市籍的摩托车,公安部门将予以严查严处,确保禁摩政策的严格执行。
从安全角度出发,禁摩政策也是出于对市民生命安全的考虑,动物园的猛虎区禁止人进入,但饲养员可以在内工作,这是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同样,禁摩政策也是为了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至于交警认为摩托车是落后交通工具的说法,则有待商榷,虽然摩托车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现代汽车先进,但摩托车在灵活性和环保方面具有优势,警方真正的担忧在于摩托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其安全性能相对较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佛山禁摩区域及具体实施情况
禅城区的限摩区域主要覆盖除南庄之外的所有区域,这意味着禅城区内除了南庄,其他地方都将受到限摩政策的影响,限制摩托车进入,南海区的限摩区域则较为明确,具体为桂城街道的一部分,范围从东至桂澜路,南至佛山涌,西至南一路,北至海八路。
禁摩路段包括禅城区的祖庙周边,如汾江中路、绿景路等部分路段;南海区的南海大道、佛平路等部分路段;顺德区的部分城市中心区域及主要干道,如德胜路、碧江大桥等,这些禁摩路段的设置,旨在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9月1日之前,佛山就已开始实施禁摩政策,桂城街道东至桂澜路,北至佛山水道(含桂澜路以东、海八路以北与佛山水道合围区域)、西至与禅城交界处、南至与禅城交界处,这些区域在禁摩政策实施初期就已被划定为禁摩区域。
佛山市禁摩政策实施效果及未来展望
自2014年9月1日起,佛山中心城区开始实施全面禁摩政策,这一政策实施以来,佛山市的交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道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禁摩政策实施后,摩托车交通事故数量明显下降,市民出行更加安全。
禁摩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部分市民认为,禁摩政策限制了他们的出行自由,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禁摩政策,在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同时,兼顾市民的实际需求。
佛山市将继续推进禁摩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如公共交通、共享单车等,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禁摩政策的认识和支持,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