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事权利能力解析,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基本属性与权利行使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国樽律所

在法律体系内,民事权利能力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指的是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这种资格是法律赋予的,是每个人作为民事主体的基本属性。

例子一:公民的财产权

国家赋予公民有财产权,这是每个公民都具备的民事权利能力,一个10岁左右的儿童,尽管年龄尚小,但他仍然拥有民事权利能力,可以行使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民事权利,比如购买作业本等,由于年龄限制,他不能随意处置涉及自己人身、财产等重大民事关系,如购买房产等,这里,前者指的是权利的享有,后者则指的是权利的行使。

例子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法人作为一种法律概念,是指拥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一个公司作为法人实体,它具有签订合同、购置资产等民事权利能力,可以独立地行使这些权利。

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的区别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地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它与民事权利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一:性质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行为能力则是指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独立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区别二:开始时间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自民事主体出生时即享有;而民事行为能力则需要达到一定年龄。

区别三:持续的时间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而民事行为能力的持续则与民事主体的年龄和智力状况直接相关。

什么是法人?举例说明

法人是指法律上被赋予人格的实体,它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以下是一些法人举例:

例子一:公司

公司是最常见的法人实体,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它们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例子二: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如慈善机构、教育机构等,也是法人实体,它们同样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权利能力为前提的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民事权利能力为前提的,这意味着,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例子一:胎儿

在自然人出生之前,即胎儿状态的,以胎儿名义从事的行为无效,这是因为在胎儿状态下,胎儿不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因此也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例子二: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由于年龄限制,其民事行为能力受到限制,他们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民法上的民事权利有哪些?举例说明

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等。

例子一:财产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例子二:债权

债权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

例子三:人身权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身份权包括配偶权、亲权等。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等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概念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