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哈斯穆-卓玛尔特·托卡耶夫在总统府会见北京浙江企业商会会长、圆通速递股份有限公司(YTO Express)董事局主席喻渭蛟,双方就哈萨克斯坦与中国在邮政快递物流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源:北京浙江企业商会
作为圆通速递跨境投资的法律伙伴,国樽律所深度参与了"哈邮—圆通"的合资项目。以深耕"一带一路"十年的专业积淀,为这一战略级项目筑牢法律基石。
战略启航:国樽助力圆通布局"一带一路"
作为"一带一路"十周年企业家大会唯一签约中方律所,国樽凭借全球化布局与专业化服务,为中企出海提供全方位护航。依托113家海外办公室,2000余位海内外律师资源,以及国樽首创的"全球法律呼叫中心"网络,全方位护航圆通速递在哈萨克斯坦的跨境投资高效推进。
针对中亚地区复杂的劳动合规环境,国樽依托覆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属地律师团队,提前完成"哈邮-圆通"合作项目用工制度本地化改造,并取得阿拉木图州政府签发的全套建设许可。这一举措不仅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也为后续中哈物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落地:法律赋能中哈物流枢纽建设
在哈萨克斯坦分拣中心与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国樽团队充分运用对中亚法律体系的深刻认知,展现了"法律+商业"的复合服务能力。破解了外资准入、土地产权及数据跨境等核心难题。针对跨境合作中可能面临的政策壁垒、法律冲突等问题,国樽团队依托丰富的国际投资经验,设计了"合资+本地化运营"的双层架构,既保障了圆通技术与管理经验的输出,又充分契合当地法律环境,为"哈邮-圆通"合资公司的顺利运营奠定法律基础。此外,国樽通过构建"物流+产业"协同发展的法律框架,有效吸引中国企业集聚,形成规模化产业效应。
"哈邮-圆通"项目不仅创造了中哈物流合作的新模式,更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商业合作的典范。国樽通过建立中哈联合调解委员会,采用"调解+仲裁"的混合争议解决模式,显著提升了纠纷处理效率,同时兼顾司法终局性,为跨境项目风险管控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未来展望:共绘丝路新图景
随着阿拉木图物流枢纽的建成,圆通速递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建设5个区域物流中心,形成覆盖中亚五国的物流网络。国樽将协助圆通搭建跨境电商平台,设计数据跨境流动、电子签名认证等法律方案,推动"丝路电商"创新发展。
同时针对哈萨克斯坦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团队还将设设计绿色物流园区的法律架构,引入新能源企业,构建低碳物流生态;与哈萨克斯坦法学院合作,开展"一带一路"法律实务培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土法律人才,为长期合作储备智力资源。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国樽与圆通速递并肩同行,以法律智慧破解跨境合作难题,以创新思维构建国际合作新模式。正如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所言,这类联合项目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典范,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
未来,国樽将持续助力中国企业将法律竞争力转化为市场控制力,通过规则创新创造商业价值,共同谱写"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