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银行与金融服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事调解书强制执行力解析,法律效力与执行保障
发布时间:2025/04/21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民事调解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文书,其强制执行力是当事人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以下是对民事调解书强制执行力的详细解析。

一、民事调解书的定义与性质

民事调解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在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下,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后制作的法律文书,它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当事人履行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二、民事调解书的强制执行力

1. 调解书具有给付内容的强制执行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一旦生效,即具有强制执行力。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自觉履行生效调解书,权利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种强制执行力来源于法律的明确规定,是法律赋予调解书的特殊属性。

2. 法院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其内容包括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作为强制性的文书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五条规定,法院作出的调解书应当具有强制执行力,由执行员执行,调解书一经作出即产生法律效力,具有与判决书相同的法律效果。

3. 调解书与判决书的同等效力

法院做出的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执行调解书的内容,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这意味着,调解书在法律上的地位与判决书相当,对于当事人来说,必须依法履行调解协议。

三、不同调解形式的强制执行力

1. 司法所调解

司法所调解是以人民调解形式完成的,制作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没有经过司法确认前还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人民调解协议书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后,则承裁了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 司法调解

司法调解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调解协议的履行主要依赖于双方的自觉,但调解协议在法律上仍具有一定的效力,可以作为诉讼的依据,如果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 仲裁调解

仲裁委作出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应当履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四、不执行民事调解书的后果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执行民事调解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对于拒不履行调解书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等,如果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调解书的强制执行力是法律赋予其的重要属性,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应当充分认识到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依法履行调解协议,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