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银行与金融服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庭外和解,自主协商与法律效力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20 作者:国樽律所

1、庭外和解的自主性与法律效力

庭外和解,顾名思义,是当事人在法庭之外,通过协商和谈判就争议问题达成一致,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这种和解体现了当事人的自主意愿,它并不具备法律强制力,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庭外和解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只能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纠纷,与之相对,庭内和解则是在法院调解下达成的协议,法院会出具调解书,调解书生效后,便具有法律强制力,一方不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庭外和解与法院判决的区别

庭外和解是法庭不参与的情况下,已经起诉到法院的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重新达成和解协议,这种和解协议本身并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法院判决则是在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法庭根据本案的事实和法律对该争议做出的处理,生效的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3、庭外和解的优势与局限性

庭外和解强调的是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和合作,避免了法庭审判的对抗性和判决的强制执行,这种和解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缺乏法律强制力,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庭外和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难以监督,容易产生纠纷。

4、庭外和解的法律效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庭外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对抗法院强制执行,向法院提交执行和解协议后,法院会裁定案件中止执行,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依法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主体、履行标的、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内容。

5、庭外和解与诉讼费用的退还

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应退还原告一半的案件受理费,民事调解书生效后,法院应退费,但实际操作中可能有时间延迟,具体期限应咨询承办法官,庭外和解协议可以对抗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达成和解后,可提交执行和解协议,法院将中止执行,具体规定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

6、庭外和解与诉讼权利的处理

庭外和解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自行处理,和解过程仅涉及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达成和解,原告应向法院申请撤诉,待法院裁定同意后,诉讼结束,此时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

庭外和解和判决有什么区别?

1、法律分析

庭外和解是法庭不参与的情况下,已经起诉到法院的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重新达成和解协议,该和解协议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判决是有争议的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法庭根据本案的事实和法律对该争议做出的处理,生效的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2、庭外和解与法庭调解的区别

庭外和解是在判决前双方随时可以和解,和解后一般都要撤诉,也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法庭调解是在法庭的主持下根据案件审理的实际情况,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调解;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不论是否实际履行,都不能再起诉,法院不予受理,没有履行的应当申请强制执行。

3、庭外和解与判决的性质、主体及效力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诉讼案件中进行庭外调解和判决是两回事,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性质不同、参加的主体不同以及效力不同,且双方进行庭外调解的话,是能退还诉讼费的。

庭外和解时间限制

1、庭外和解的时间限制

在判决前双方随时可以和解,和解后一般都要撤诉,庭外和解没有什么其他的条件,关键是双方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协商一致,双方自行达成和解方案,庭外和解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参加。

2、庭外调解的时间限制

庭外调解的时间限制不计算在诉讼期限内,对于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纠纷案件,如果适合进行调解,将首先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他们可以申请庭外和解,这段时间不会被计入审限。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庭外和解可以吗?

1、庭外和解协议的履行

庭外和解协议对方不遵守的对方可以向法院要求强制执行,对于庭外和解的协议双方必须要无条件的对协议中的内容进行执行,如果有一方不执行的视为违约行为,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庭外和解与行政机关强制执行

庭外和解在判决作出之前都是可以进行的,和解成功后通常会导致诉讼的撤回,关于庭外和解,没有特定的时间限制,关键在于双方是否能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愿达成一致,并形成和解方案,和解是当事人对自己在诉讼中的权利,包括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自愿处理,和解过程仅涉及双方当事人。

庭外和解诉讼费退还吗?

1、庭外和解与诉讼费用的退还

法院立案后庭外和解的,诉讼费减半计算;法院立案前和解的,不收取诉讼费。【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18条,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2、庭外和解与诉讼费用的退还

庭外和解后,诉讼费用是否退还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院的裁定,通常情况下,如果原告在调解后撤诉,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案件的受理费按一半收取,另一半会退还给原告,若劳动者申请撤诉,且人民法院允许,受理费则由原告承担。

庭外和解是什么意思?

1、庭外和解的含义

庭外和解是指在判决前,双方当事人可以随时达成和解,和解完成后,通常需要撤销诉讼,也可以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法庭调解的程序:在法庭的主持下,根据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对于适合通过调解解决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

2、庭外和解的性质

庭外和解是指在诉讼或纠纷解决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庭外自行达成协议,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协商、谈判和妥协,达成共识,以避免正式庭审和判决,庭外和解可以发生在诉讼程序的任何阶段,包括在诉讼开始前、诉讼进行中或诉讼结束后。

3、庭外和解的法律效力

庭外和解是指当事人自行进行的和解,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如果在庭外和解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但未通过法院审核,则和解协议没有法律执行力,如果和解协议中的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仍需通过诉讼来处理争议,庭内和解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并达成协议。

4、庭外和解的条件与限制

庭外和解并无特定时间限制,关键在于双方必须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自愿协商一致,自行制定和解方案,庭外和解是当事人对其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自行处理,和解过程仅涉及双方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