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银行与金融服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招投标制度外,解析不招标的五大情形及深入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20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的招投标制度中,虽然招标是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手段,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为了提高效率、保障安全或符合特定政策,可以不进行招标,以下是几种可以不招标的情形,以及对其的深入分析和详细描述。

1. 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资人自行完成建设、生产或提供服务

在特许经营项目中,如果通过招标已经选定了投资人,并且该投资人依法具备自行完成建设、生产或提供服务的条件,则无需再次进行招标,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为了确保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某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高速公路、桥梁等,其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往往通过招标进行,但一旦投资人确定,后续的建设、运营等环节即可由其自行完成。

若因施工或功能的配套性需要,从原中标人处采购工程、货物或服务,以保证项目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也可以不进行招标,这种情况下,采购方应确保原中标人的服务或产品符合项目要求,避免因更换供应商而影响项目进度。

抢险救灾项目

抢险救灾项目通常不适宜进行招标,因为这类项目往往具有紧急性、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在紧急情况下,为了迅速解决问题,有时无法等待招标程序的完成,若不立即实施,可能会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或相关机构需要迅速组织救援和重建工作,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以及采购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提供,都可以不进行招标。

3.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五种情形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可以不进行招标的五种情形:

1、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项目:这类项目往往具有保密性,不宜公开招标。

2、抢险救灾项目:如前所述,这类项目具有紧急性,不宜进行招标。

3、利用扶贫资金实行以工代赈的项目:这类项目旨在帮助贫困地区,不宜进行招标。

4、需要采用不可替代的专利或者专有技术的项目:在这种情况下,采购方无法通过招标找到合适的供应商。

5、已通过招标方式选定的特许经营项目投资人依法能够自行建设、生产或提供:如前所述,这种情况可以确保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 采购人自身具备建设、生产或提供服务的能力

如果采购人自身具备建设、生产或提供服务的能力,依法可以不通过招标进行采购,某些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在具备相关资质和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完成建设项目。

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

对于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如果只有少量几家潜在投标人可供选择,或者受自然地域环境限制,也可以不进行招标,在这种情况下,采购方应确保项目质量,并加强对投标人的审查。

不公开招标的情形

除了上述可以不进行招标的情形外,还有一些项目适宜招标但不宜公开招标,项目技术复杂或有特殊要求,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或抢险救灾等。

在招投标制度中,虽然招标是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重要手段,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招标,这有助于提高效率、保障安全,并符合特定政策,在实际操作中,采购方应根据项目特点和法律法规,合理选择招标或不招标的方式。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