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银行与金融服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劳动合同法下违约金条款限制,详细解读与合规要点
发布时间:2025/04/20 作者:国樽律所

在当今社会,劳动合同的违约金条款成为了维护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关于违约金的约定,法律有着严格的限制,以下是对劳动合同约定违约金限制的详细解读。

1. 保密义务与竞业限制

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也需按照合同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并可能需要支付损害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除了特定情况(如服务期和竞业限制)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此类约定通常无效,劳动者无需履行。

2. 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

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与法定解除不同,约定解除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解除条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只要当事人双方真实意愿且达成一致即可,除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条款外,劳动合同解除不得约定违约金,在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依法明确违约金的承担条件和数额是至关重要的。

3. 违约金的限额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限额由双方约定,通常不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劳动合同法》规定,若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可与之签订服务期协议,违约时需按约定支付违约金,此违约金上限不得高于培训费用,在服务期内,若劳动者违约,其需支付的违约金不超过服务期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4.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无效,本法第24条还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5. 违约金金额的上限

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亦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对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设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于竞业限制期限内每月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6. 违反服务期约定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与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违约金的上限是多少

在劳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违约金的上限设定为损失金额的30%,这是判断违约金是否过高的关键标准,如果约定违约金在损失金额的30%以下,则视为合理且不算过高,这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具体的参照,帮助认定违约金的合理性及当事人在约定违约金时遵循的准则。

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是否违法

一般而言,员工支付违约金的合法性须以具体情形判定,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仅有两种法定情形下,员工需向雇主支付违约金:一是雇主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且设定服务期限,若员工违反服务期约定;二是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

劳动合同解除如何约定违约金

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金额可以由纠纷当事人协商后确定,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哪些情况可以约定劳动合同违约金

劳动合同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不是岗前职业培训,支付了培训费,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培训协议中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上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

劳动合同可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在竞业限制约定中可以约定违约金,劳动者违反了与用人单位共同约定的服务期限,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培训费用,该违约金的上限不能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情形是什么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不是岗前职业培训,支付了培训费,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培训协议中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