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与领取方式详解
在我国,养老金的领取是退休人员生活的重要保障,养老金究竟是如何计算的?又该如何领取呢?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
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总额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下面分别介绍这两部分的计算方法。
1.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成都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根据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计算出的月平均缴费工资。
2.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 ÷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指个人在养老保险缴费期间,按照规定比例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所形成的累积金额。
二、养老金的领取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领取计算方法一般如下:
1. 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指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的基础养老金金额;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金额。
2.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累计交费满15年,并且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就可以在退休后领取到养老金了。
三、退休领取金额的计算
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工资计算:
假设个人选择3800元为最低缴费基数,当地在岗平均工资为6333元,个人缴纳15年,退休待遇的计算公式为:
退休待遇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2.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除以2,然后乘以本人缴费年限的百分之一。
3. 个人养老金每个月可以领取的钱 = 个人养老金账户 ÷ 一定的系数,通常来说这个系数是男性除以139,女性除以174。
4. 影响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工作开始时间、工作年限、退休前的工资和个人账户余额。
四、个人参保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
1. 灵活就业领取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缴费满15年的,月基本养老金等于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不满15年的,灵活就业人员若不愿继续缴费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终止养老关系。
2. 养老金计算方式:
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公式:每月领取总额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 (成都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
3. 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4. 个人领取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 = (职工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缴费年限 × 1%,当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上述养老金。
5. 法律分析:
月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 = (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2 × 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
养老金的计算和领取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年龄等,了解这些计算方法,有助于退休人员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养老金领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