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科技与电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数字化时代帮信罪起诉标准解析,严打网络犯罪,守护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2025/04/19 作者:国樽律所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为了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我国制定了严格的帮信罪起诉标准,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优化与深入分析。

1. 帮信罪立案标准解析

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帮助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帮信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

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

违法所得达到一万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知情,只要上述条件满足,也可能被起诉。

2. 帮信罪的法律依据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规定,帮信罪的起诉涉案金额并无明文设定数额的上限,该条款主要针对那些明知他人在使用信息网络从事犯罪行为,却依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协助的行为,若情节严重,将面临刑事诉讼的法律制裁。

3. 帮信罪起诉标准的三个考量因素

帮信罪的起诉标准至少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被告人的主观认知:是否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

所提供的具体帮助行为:如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参与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相关环节;

行为的严重程度:包括涉案金额、违法所得、犯罪次数等。

4. 帮信罪的概念解析

“帮信罪”这一概念,意即在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下,依然向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关键性的技术支持,或者参与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相关环节的帮助行为。

帮信罪审查起诉条件

在审查帮信罪起诉条件时,以下因素需重点关注:

1. 帮信罪立案条件

帮信罪的立案条件包括: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活动;

为犯罪分子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等的帮助;

情节严重。

2. 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

若犯罪所得在一百万元以上,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构成帮信罪的必要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款的规定,构成本罪的必要条件包括:

被告人为知悉他人运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事实;

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帮助;

情节严重。

帮信罪审查起诉的条件

在审查帮信罪起诉条件时,以下因素需重点关注:

1. 法律分析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并非是非常严重的罪名,按照法律规定,刑期一般在三年以下,具体量刑要看各种情节,以下是对本案判处刑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 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况

若犯罪所得在一百万元以上,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 犯罪主体方面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年满16周岁;主观方面为故意,即明知自己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的行为;所侵犯的客体为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情节严重的行为。

4. 帮信罪不起诉的条件

帮信罪不起诉包括以下情况:

人民检察院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

人民检察院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帮信罪金额达到多少会被起诉

帮信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

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元以上;

违法所得达到一万元以上。

对于涉及违法所得超过一万元人民币及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情况,我们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立案调查。

在不知情帮信罪立案标准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条款明确指出,构成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务必同时满足“明知他人将会运用信息网络去实施犯罪行为”这个主观必备条件。

当事人可以通过行为、流水、获利和他人供述等客观因素证明自己不知情,若能证实自己不知情,则不构成犯罪,不会受到刑罚。

即必须以故意为前提,根据中国刑法规定,帮信罪的成立标准之一便是涉案金额在人民币1万元及以上,对于此类案件,量刑将依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三档:

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合并实施罚金的刑罚制裁;

但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罚金。

在打击信息网络犯罪的过程中,我国法律对帮信罪的起诉标准、审查起诉条件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涉嫌帮信罪的犯罪嫌疑人,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审查,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提醒广大民众提高警惕,切勿为他人提供帮助,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