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行业领域/科技与电信/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医院隐私泄露,法律制裁与患者权益保护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25/04/19 作者:国樽律所

在现代社会,个人隐私的保护愈发受到重视,医院作为收集和存储大量个人敏感信息的机构,其隐私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一旦发生泄露个人隐私事件,不仅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还可能使医院及相关责任人面临法律制裁。

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泄露个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以下行为可能构成此罪:

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2. 情节严重与特别严重

泄露个人隐私的定罪标准,具体如下: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定处罚。

3.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公民的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能随意泄露给他人,否则,将构成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在法律上会受到定罪处罚。

4. 医疗机构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的相关规定,泄露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行为,医院或医务人员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泄露情节较轻,可能会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警告或责令暂停执业活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情节严重时,可能会吊销执业证书。

泄露个人信息犯法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泄露个人信息是否构成犯罪呢?

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泄露个人信息犯法,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按照以下标准量刑:

构成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民事侵权责任

一般泄露被人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要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如果泄露别人隐私存在出卖个人信息行为的,属于违法犯罪,会依法受到刑事处罚。

3.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定罪

个人隐私泄露事件频发,泄露个人隐私如何定罪呢?

1. 法律分析

通常情况下,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且可能被处以罚金,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指出,向特定人士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或者通过信息网络或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应当被视为刑法中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2. 定罪标准

泄露个人隐私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标准是:

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3.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泄露病人隐私怎么定罪

病人隐私泄露事件频发,泄露病人隐私如何定罪呢?

1. 医疗机构的责任

医生泄露病人隐私的处罚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医生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法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刑事责任

若泄露个人隐私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刑事责任可能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

3. 民事诉讼

医疗泄露患者个人隐私的,患者可以与医院协商赔偿的问题,如果协商不成的,患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到法院起诉医疗侵权。

4.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保密,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无意泄密是否构成犯罪

无意泄密事件也时有发生,无意泄密是否构成犯罪呢?

1. 法律规定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2. 故意泄漏公司机密

故意泄漏公司机密无疑构成犯罪行为,但要定性为“故意泄漏公司机密罪”,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公司必须明确规定了哪些信息属于机密,并且这些规定在嫌疑人泄密之前已经明确传达给了他。

公司必须明确授予嫌疑人接触这些机密信息的权限。

3. 民事责任

如果泄露商业秘密造成权利人损失较重的,根据具体情况,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4. 行政处罚

泄露个人隐私一般不构成犯罪,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判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5.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

个人隐私保护已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警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对于泄露个人隐私的行为,我们要依法予以严惩,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