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清算责任纠纷时,小额诉讼程序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解决途径,法院在立案前或立案后,若当事人同意,可以委派或委托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并确保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得到确认,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促进纠纷的快速解决,还能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对于涉外民商事纠纷,小额诉讼程序并不适用,一旦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存在涉外因素,如当事人、标的物或法律关系具有涉外性,案件将转为简易或普通程序审理,这种转变是为了确保国际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得到充分、公正的处理。
法国客户拖欠货款不还怎么办
面对法国客户的货款拖欠问题,出口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评估国外买方的信用风险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涉及买方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和信用程度,还包括买方所在国家的政治、法律和经济风险,许多出口商因此感到难以把握出口所面临的信用风险,甚至失去了贸易机会和老客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友好协商:通过友好协商,可以适当给予折扣或选择分期还款,但在此过程中,签订还款协议并要求对方及早偿还部分欠款以示诚意是必要的。
2、第三方介入:如果自行追讨超过3个月仍无法追回欠款,应尽快委托第三方机构如催全球介入调解。
3、诉讼途径:至于是否通过诉讼解决,应综合评估,听取第三方意见而定。
出口目的国的经济状况是判断订单能否正常履行以及货款是否会被拖欠的关键,出口企业应全面梳理和评估在手订单,及时与买方沟通,降低出口风险,特别是要警惕疫情扩散带来的买方破产风险。
推荐几本适合普通老百姓看的法律书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了解法律知识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推荐的书籍,它们不仅内容实用,而且通俗易懂:
1、《不可不知的1000个法律常识》:由平云旺所著,该书以问答形式,详细介绍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如企业设立、人员管理、签订合同、税收税务等。
2、行政诉讼法、宪法、刑法、国际法:这些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它们有助于公民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3、商法和经济法:包括公司法、保险法、证券法、票据法、海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社保法等,这些法律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4、民法通则、劳动法、合同法、婚姻法、劳动合同法:这些法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法律,了解它们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纠纷。
5、《百姓维权法律知识实用手册》:由李少林所著,该书主要介绍了普通百姓的消费权益保护与赔偿、物业管理维权、房地产纠纷维权、婚姻家庭及财产继承维权、劳动争议及工伤事故维权、交通事故纠纷维权、医疗事故纠纷维权、保险纠纷维权、合同纠纷维权、股票基金维权、民事纠纷维权等内容。
这些书籍不仅适合普通老百姓阅读,而且语言风趣幽默,可以作为休闲读物,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
涉外案件立案19问(含新法修订要点)
在处理涉外案件立案时,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包括新法修订要点:
1、法院如何认定涉外民商事纠纷?涉外民商事纠纷主要涉及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如当事人、标的物或法律关系具有涉外性。
2、外国人、我国港澳台居民进行民事诉讼需要提交哪些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外国人需提交护照等身份证明文件,港澳台居民需提交个人身份证明。
3、法院在遇到哪些情形时,可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包括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外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或无国籍人;常住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标的物在境外;法律事实发生在境外;以及其他可认定为涉外的情况。
4、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明确规定“有未了结民事案件的人士不能离境”的情况下,当事人仅有权对法院已经受理且尚未审结的案件的其他当事人申请限制出境,在法院立案受理案件之前,因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尚未进入司法程序,法院无权限制非诉纠纷当事人出境。
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了解涉外案件立案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案件得到公正、有效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