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间文学艺术,民族记忆的活化石与著作权保护之道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国樽律所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期限探析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它们的形式多样,包括故事、传说、寓言、编年史、神话、叙事诗、舞蹈、音乐、造型艺术、建筑艺术等,这些作品往往没有固定的作者,也没有明确的载体,世代相传,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广泛性与保护特性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范围极为广泛,它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往往以口头传承为主,没有固定的有形载体,这也是它们难以被保护的原因之一,正是这种特性,使得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了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根据著作权法的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了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办法,以保障这些作品的合法权益。

2、中国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历程

关于中国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1991年颁布实施的《著作权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2001年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六条依然保留了这一内容,这表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立法是我国著作权法制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与设想

从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和法律特征出发,对民间文化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是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关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的具体设想,以期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之立法有所助益,同时对于挖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和繁荣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作品著作权保护

对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首先发表的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这包括已故作家遗赠作品著作权、古籍作品无作者或作者不明确、国家将某些作品收归国有、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变更或终止后,其作品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保护期内,无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

5、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类型与表现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谚语、民间歌曲、器乐、民间舞蹈、歌舞、戏曲、曲艺、民间绘画、图案、雕塑、造型、建筑等,这些作品以言语、文字、音乐、动作、姿势、表情、平面或立体形式表达,展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6、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归属与使用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属于创作、保存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群体,这些作品的权利保护不受时效限制,在传统和习惯范围内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都属于合理使用,即使营利使用,也不需经许可,不支付报酬。

著作权保护范围详解

1、著作权法定保护范围

著作权法定保护范围包括电影作品、文字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2、著作权保护范围的具体内容

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等艺术作品、建筑、美术等造型艺术作品、摄影作品等,这些作品通过语言文字、符号、影像、声音等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展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解读

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的立法背景

《著作权法》第六条规定授权国务院立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2001年修订版《著作权法》出台后,虽然原第六条未作更改,但至今仍未出台相关的具体办法。

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特征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作者是创作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群体、权利属于创作、保存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群体等法律特征。

3、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与展望

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保护工作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将会出台,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