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法人免责声明法律效力解析,合规要点与风险规避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国樽律所

法律效力之谜

在商业活动中,法人免责声明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文件,旨在限制或免除一方的法律责任,关于其法律效力,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深入探讨法人免责声明的法律效力,以期为您提供清晰的答案。

1、法定代表人的责任与免责声明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即使并非实际经营者或承担风险的法人,其签署的免除自身责任的协议也属无效且不受法律保护,这是因为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经营中负有经营管理之责,对于公司的违法行径,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可逃避渎职之嫌,值得注意的是,法人身份可变动,但需提前向工商管理部门备案。

2、法人免责声明的法律效力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法人免责声明是否有法律效力,要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

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是否侵害社会公益和第三人的利益;

是否符合公平原则;

是否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法律分析:法人免责声明的法律效力

法人签订的免责合同,如果一方免除其责任,并且对对方的权利进行排除的,该免责合同是无效的,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的本质即是一种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着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这个意思表示必须要明确且真实。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因此法定代表人的行为,就是企业、事业单位等本身的行为,免责协议是无法免除法定代表人的权利和责任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免责协议若符合以下条件有法律效力:协议的双方对协议的内容有处分的权利,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侵害社会公益和第三人的利益。

4、免责声明无效的情形

免责条款不合理的加大一方的责任或者减轻另一方的义务,该免责条款无效,合同约定造成对方人身损害可以免责的条款无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违反公平原则,从而导致免责协议无效。

5、法人免责声明对公司的影响

尽管免责声明在法律上可能无效,但其在公司内部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法定代表人与公司签订的免责协议,在公司内部可以作为一种内部管理手段,但对外部责任并不产生效力。

6、总结

法人免责声明在法律效力上存在一定的争议,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谨慎对待免责声明,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免责声明而导致的法律风险,法定代表人也应充分认识到自身责任,不可逃避法律追究。

在撰写免责声明时,企业应关注以下几点:

明确免责范围,避免涉及法律禁止免责的情形;

确保免责声明内容不违反公平原则;

在签订免责声明前,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确保其符合法律规定。

法人免责声明的法律效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应谨慎对待,以确保自身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