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法典解析,合同解除的法定与约定形式及优先级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国樽律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合同当事人权益的平衡与保障,合同解除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形式,两者在效力上相同,但适用范围和条件有所不同。

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的效力

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的效力是一样的,都导致合同或民事行为的解除效果,法定解除是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的,不需要当事人另行约定;而约定解除则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可以适用。

《民法典》中合同解除的三种形式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协议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协议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新的合同关系,从而终止原有合同的行为。

法定解除:是指在出现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时,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是指在合同制定时,当事人预先约定了解除条件,当条件满足时,合同自动解除。

协议解除与法定解除的区别

协议解除和法定解除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范围和条件,协议解除是由当事人自由约定的,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可以适用;而法定解除是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的,当事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与法定解除的法律规定

关于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的法律规定如下:

约定解除: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也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

法定解除:出现法定解除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并应当通知对方。

《民法典》对合同解除权的规定

《民法典》对合同解除权的规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协议解除: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合同,这种解除方式是通过建立新的合同关系来终止原有合同。

法定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合同解除的条件由法律直接规定,当这些条件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的形式

《民法典》中合同解除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约定解除:允许合同双方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解除合同,并可事先约定解除事由,一旦约定事由出现,持有解除权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规定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合同解除的规定如下:

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如遇特殊情况,当事人享有解约权,具体包括: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以及未能按期实质性履约等情况。

法定解除与约定解除的优先级

在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之间,优先级取决于具体情况,法定解除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因为它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在某些情况下,约定解除可能具有更高的优先级,例如当事人之间已经达成了明确的解除协议。

法定解除权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规定,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在《民法典》中,合同解除是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合同当事人权益的平衡与保障,了解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的相关规定,有助于当事人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