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案外人申请再审,法律依据、条件、程序及后果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国樽律所

案外人提出再审的法律规定详解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案外人对于法院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提出再审申请,是一项重要的法律程序,旨在保障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对相关法律规定的详细解读。

一、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若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法院需在十五天内进行审查,这一规定为案外人提供了在执行程序中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

二、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条件

1. 时效规定 :案外人应在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申请,这一规定旨在确保案件审理的及时性和效率。

2. 新证据的出现 :案外人若能提供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新证据,也可以申请再审,新证据的认定标准较为严格,需证明其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关联性。

3. 法律效力期间 :案外人应在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但如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的情形,则应从知晓或应当知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三、案外人申请再审的程序

1. 书面异议 :案外人首先需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并说明理由,法院收到异议后,应在十五日内进行审查。

2. 裁定中止执行 :若异议理由成立,法院将裁定中止对标的的执行;若理由不成立,则裁定驳回。

3. 再审申请 :在裁定中止执行后,案外人可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法院将依法组成合议庭,对再审申请进行审查。

四、案外人申请再审的限制

1. 直接申请资格 :案外人仅在拥有对执行标的物的物权等实体请求权时,才具备直接申请再审资格。

2. 新诉讼的不可行性 :当案外人通过新诉讼无法实现其权利时,也是申请再审的条件之一。

3. 执行程序中的限制 :申请应于执行程序开始前或终止后进行,执行过程中禁止直接提起再审。

五、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法律后果

1. 再审审理 :法院受理再审申请后,将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2. 判决、裁定的变更 :若再审审理结果认定原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存在错误,法院将依法予以变更或撤销。

3. 执行程序的恢复 :再审审理结束后,法院将根据新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恢复执行程序。

通过以上对案外人提出再审的法律规定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法律在保障案外人权益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这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