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事诉讼撤诉不留案底,法律解析与隐私保护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国樽律所

民事诉讼撤诉后,案底会留下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纠纷,而民事诉讼便是解决这些纠纷的一种途径,当民事诉讼的当事人选择撤诉后,是否会在个人档案中留下所谓的“案底”呢?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解析。

1、撤诉后的真实情况:无案底之忧

需要明确的是,民事诉讼撤诉后并不会留下案底,尽管在法院系统中会有相应的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等同于我们常说的“案底”,案底通常指的是一个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它是一种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这类档案一般由公安部门保存,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2、法律分析:撤诉不影响个人征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这意味着,在宣判前,原告有权申请撤诉,而法院则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裁定,一旦撤诉申请被批准,案件便告终结,不会留下任何案底,这种存档仅限于法院内部,不会对个人的征信记录产生任何影响。

3、撤销案件与撤诉的区别

需要指出的是,撤销案件与撤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撤销案件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案件存在某种法定情形,或者经过侦查否定了原来立案根据,而采取的诉讼行为,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会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但并不会留下案底,而撤诉则是指当事人主动放弃诉讼请求,请求法院终止诉讼程序。

4、民事案件撤诉后的法律后果

在民事案件中,如果在一审过程中撤诉,则视为未起诉,可以重新起诉,但如果是在二审或再审过程中撤诉,则不能再行起诉,否则将构成重复起诉,法院不予受理,如果法院受理了重复起诉,则会裁定驳回起诉。

5、撤诉裁定书的法律效力

民事纠纷撤诉后,网上会显示人民法院的撤诉裁定书,这是人民法院受理原告起诉并立案后,在宣告判决之前,原告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法院经审查同意后,作出撤诉裁定书,分别送达给原告和被告,这一裁定书具有法律效力,表明案件已正式结束。

6、民事案件撤诉后的隐私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民事案件撤诉后,个人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法院的存档记录不会对外公开,也不会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消除档案中刑事责任的记录(所谓案底)基本不可能,这体现了我国法律对个人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

民事诉讼撤诉后并不会留下案底,个人隐私将得到充分保护,这既体现了我国法律的公正性,也彰显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在遇到法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