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解析案底与结案,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及案底查询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国樽律所

在探讨如何确认是否有案底是否已经结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不同类型的案件及其结案后的影响,以下是对民事诉讼、刑事诉讼以及如何查询案底的具体分析。

民事诉讼与案底

在民事诉讼中,结案后的情况与治安或刑事案件有所不同,民事诉讼主要涉及个人或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或人身关系纠纷,结案后并不会留下案底,因此不会对个人的政审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法院判决后,当事人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法院可能会对当事人进行司法拘留,这时就会产生案底,如果情节严重,甚至可能构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的审理和判决通常是公开的,除非涉及国家秘密或其他需要保密的内容,判决书通常是可供查询的。

刑事诉讼与案底

在刑事诉讼中,检察院结案的案件通常都会留下案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犯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除非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这意味着,即使是未成年人犯罪,其犯罪记录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被查询。

查询案底

对于刑事案件,公安局通常都会保留案底,并且这些案底是可以查询到的,但查询案底和证据需要遵循法律程序,只有程序正确并获得批准,才能进行查询,至于个人如何在公安局查询自己的案底,可以通过持本人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进行查询,当兵时要求无违法记录,这时就可以通过查询个人案底来验证。

20年前的案件记录

对于20年前的案件,如果已经上升到刑警队,说明案件较为严重,需要刑警人员进行调查侦破,这样的案底,包括证据链、笔录、录音录像、办案经过、嫌疑人资料等,会被永久保存,案件记录是指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对案件的记录情况,不一定涉嫌违法犯罪,也可能只是日常的警情记录。

结案与案底

民事诉讼结案后,法院确实会有案件记录,但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案底,案底通常与行政处罚或刑事犯罪相关联,在民事诉讼中,法院的记录仅表示该案件的存档情况,并不涉及行政处罚或刑事犯罪范畴,案件记录不等同于案底,如果案件已结,且双方均受刑事处罚并留下案底,如犯罪时未满18岁,且被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者,其相关犯罪记录应予封存,不得向任何机构或个人披露。

在公安局有案底怎么办

在公安局有案底是无法消除的,但根据法律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相关犯罪记录会予以封存,如果个人有案底,建议到当地公安局查询,确认是否确实存在错误,如果是因为他人冒用身份犯罪,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在案发期间的无罪。

民事案件是否会留下案底

民事纠纷通常不会留下案底,民事纠纷只是在派出所留有问询记录或调解记录,不叫案底,留有案底的是属于刑事案件,民事纠纷如果上升到刑事案件就要留案底了,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

了解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理和案底查询流程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有助于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