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民法典新规解读,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防范高利贷风险
发布时间:2025/04/18 作者:国樽律所

新的民法典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法典》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进行了全面更新,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以下是对新民法典中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详细解读。

一、民间借贷最新规定:无约定利息,无权主张利息

《民法典》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合同中,若未约定利息,出借人无权主张利息,这一规定体现了对借款人权益的保护,避免了出借人滥用权力,强制借款人支付无约定的利息。

二、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范围设定在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以内

根据《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解读,民间借贷的利率司法保护范围设定在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以内,由于LPR每月存在变动,故而民间借贷当月的实际最高利息亦非固定数值,现阶段,可依某月发布之LPR,乘以四倍后得出年度利率,然后除以十二以获得当月的大致最高利息标准。

三、最高人民法院对民间借贷司法保护利率上限做出大幅调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对民间借贷司法保护利率上限做出大幅调整,现规定上限为14%。《民法典》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禁止高利贷行为,彰显国家打击高利贷的决心,若借款超过此利率,则可能被视为高利贷。

年利率超过多少属于高利贷

一、借款利率超过14%可能被视为高利贷

综上,借款利率超过14%即可能被视为高利贷,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的利率若高于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可能得不到法律支持,借款人应警惕高利率借款,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

二、高利贷的标准以利息是否超过36%为标准

高利贷的标准以利息是否超过36%为标准,即利息超过36%就是高利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年利率超过36%属于高利贷

法律分析:年利率超过36%的都属于高利贷,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应界定为高利借贷行为。

民法典民间借贷最高利息每月多少

一、民间借贷法律认可最高利息是年利率24%

民间借贷法律认可最高利息是年利率24%,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二、民间借贷月利率不超过2%,即为合法利息

民间借贷月利率不超过2%,比如10万月最高利息为2000元,即为合法利息,受法律保护,民间借贷月利率在2%至3%的利息,借款人自愿给付的,也是合法利息,受法律保护。

三、民间借贷月利率不超过2%,即为合法利息

民间借贷月利率不超过2%,比如10万月最高利息为2000元,即为合法利息,受法律保护,贷款利息,一直以来的规定是:不允许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

四、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能超过14%

法律分析:民间借贷的年利率不能超过14%,超过14%的,法律不予保护,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1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新的民法典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更加严格,旨在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借款人在进行民间借贷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