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月下酒歌,古韵文人心境抒怀与宇宙沉思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国樽律所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酒与月往往交织成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卷,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对这意境的完美诠释,诗人以皎洁的明月为引,向苍穹发出深沉的诘问,将内心的忧愁与孤独倾诉于天地之间,在这月色如水的夜晚,举杯邀明月,借酒消愁,寻求心灵深处的慰藉。

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则将酒与歌相结合,以酒助兴,以歌抒怀,展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句诗中,酒成了诗人抒发情感的工具,歌成了诗人表达哲思的载体,人生如朝露,转瞬即逝,去日苦多,唯有饮酒高歌,才能在短暂的生命中找到片刻的欢愉。

独饮愁思浓,诗酒趁年华

独自饮酒求醉,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以下诗句,便是描绘这种情感的佳作。

罗隐的《自遣》中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今日有酒便尽情畅饮,明日有愁则待明日再愁,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则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句子,描绘了诗人试图以酒消愁,却发现愁绪反而更加浓烈的无奈。

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更是将独饮的孤独与寂寞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独酌花间,举杯邀月,月影与人对饮,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人世界,既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酒中藏愁绪,醉后话人生

饮酒,有时是为了解愁,有时是为了抒怀,以下诗句,便展现了酒中藏愁绪,醉后话人生的情景。

宋代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中有“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的诗句,描绘了诗人在悠扬的《水调》歌声中,手持酒杯聆听,午间的醉意虽已消退,但心中的愁绪却依旧未散,李贺的《致酒行》中则有“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的句子,表达了诗人潦倒穷困时,唯有借酒消愁,主人持酒相劝,相祝身体健康。

杜甫的《登高》中有“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历经磨难后的沧桑感,饮酒是为了暂时忘却现实的艰辛,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景,更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还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爱酒的人,醉酒中。”、“一杯消愁敬明天,一杯烈酒敬过往。”等诗句,都表达了饮酒解愁、借酒抒怀的情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千古绝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在这首词中,以明月为题,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苏轼在这首词的开头便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诗引起了读者的遐想,诗人手持酒杯,仰望苍穹,对那明亮的月亮发出疑问,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不明确感到困惑,他想要乘风归去,但又担心琼楼玉宇的高处寒冷,只能起舞弄清影,感叹人间的美好。

这两句诗的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又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也成为了千古绝唱,被无数文人墨客传颂。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句诗并非苏轼原创,而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而来,李白的《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在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便借用了这句诗的意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才华,更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这句诗成为了我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