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精准识别与帮扶,揭秘我国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认定标准及程序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国樽律所

建档立卡贫困户标准详解

在我国,贫困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了精准识别和帮扶贫困人口,我国实施了“建档立卡”制度,对贫困户进行详细记录和分类,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准是什么呢?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定义

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生活在农村或城镇,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贫困标准,且尚未解决吃穿、教育、住房安全、医疗卫生、饮水安全保障(即“两不愁三保障”)的居民,这些居民需要通过当地村委(居委会)申请,并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才能被纳入贫困户名单。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认定标准

1. 农村户籍人员 :生活标准低于国家贫困标准,尚未解决吃穿、教育、住房安全、医疗卫生、饮水安全保障的农村户籍人员。

2. 城市居民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以及虽有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抚养人但其无赡养、扶养或抚养能力的城市居民,尚有一定收入,但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城市低保标准的城市居民。

3. 低收入群体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通常被称为弱势群体。

4. 特殊情况 :遭受天灾人祸,造成重大损失,无力负担学生学费的家庭;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家庭主要收入创造者因故丧失劳动能力;无稳定收入的单亲困难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失业的家庭等。

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申请条件

1. 申请人需向所在县的扶贫办公室提出申请 。

2. 个人年收入低于贫困标准 。

3. 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农户所在地当年低保标准 。

4. 在现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夫妻一方持有本市农业户口但其配偶及子女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县农业户口的,家庭年人均收入比所在地区年低保标准低的成员 。

5. 其他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 。

四、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认定程序

1. 户主申请 :申请人向当地村委(居委会)提交申请。

2. 村民小组提名 :村民小组对申请人进行提名。

3. 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 :村民代表对提名对象进行评议和票决。

4. 村委会审查 :村委会对评议和票决结果进行审查。

5. 乡(镇)政府审核 :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审查结果进行审核。

6. 县扶贫办复核 :县扶贫办对乡(镇)政府的审核结果进行复核。

7. 县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对县扶贫办的复核结果进行审批。

五、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

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象应包含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借款人年龄上限可放宽到65周岁,扶贫小额信贷及续贷、展期在脱贫攻坚期内各项政策保持不变,以充分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需求。

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认定标准

1. 绝对贫困人口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

2. 相对贫困人口 :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

3. 低收入人口 :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

4. 一般收入和高收入 :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认定标准非常严格,旨在确保贫困人口得到精准帮扶,通过这一制度,我国政府致力于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