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工会经费个人部分计算方法详解,工资构成、缴纳比例及计算细节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国樽律所

在我国的工会制度中,工会经费的缴纳是每位职工应尽的责任,以下是工会经费个人部分的计算方法:

1、工资构成:需要明确工会经费的计算基础,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人会员,其工资构成通常包括职务工资和等级工资,对于企业员工,则可能包括岗位工资和等级工资,需要注意的是,会员工资收入合计尾数不足十元部分和各项津贴、补贴、奖金等收入,暂不计入会费的计算范围。

2、计算公式:工会经费的计算公式为:会费收入 = 本人工资收入 × 5%,企业还需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薪金总额的2%计算出工会经费,其中40%上缴至县级(含)以上总工会,或由税务部门代为扣缴;剩余的60%则由企业直接拨付给其所在的基层工会,若未设立基层工会,则待建立后由各单位拨付。

3、计算细节:在具体计算时,工会经费的个人部分通常涉及工资总额,包括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这些收入不论是否包含个人所得税、法定的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等,均需按2%的比例缴纳工会经费,60%由基层工会留存,40%上交市、县或区总工会。

4、特殊计算:会费的计算基于个人工资的前两项(职务或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之和,计算比例为5%,若工资尾数不足10元的部分,则不计入会费,对于新来的教职工会员,其会费计算还需乘以本院工作实际月数。

工会个人会费怎么计算

工会个人会费的计算相对简单,但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计算基数:通常以员工的月工资总额为基数进行计算,费率确定:工会会费的比例一般为工资总额的5%至2%之间。

2、计算方法:个人工会会费的计算基础是个人每月工资收入,计算方法是将每月工资收入的5%作为会费标准,会费的计算需要将5%乘以12个月,以得出全年应缴纳的会费总额,在计算个人应缴纳的会费时,应将工资收入中的零头不足十元部分排除在外。

3、缴纳比例:工会会员每月应向工会组织交纳本人每月工资收入百分之零点五的会费,工资尾数不足十元的不计交会费,这一规定有法律依据,如《劳动法》第七条明确指出,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

4、特殊情况:对于工资波动较大或有特殊情况的员工,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会费计算方式。

工费经费个人部分怎么计算

工会经费的个人部分计算,具体如下:

1、法律分析:工会经费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算提取的,其中40%上缴县级(含)以上总工会,或由税务部门代为扣缴;60%留存本单位工会使用,工会经费一般是按月提取缴纳的。

2、计算方法:工会个人会费的计算基于个人工资的前两项(职务或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之和,计算比例为5%,工资尾数不足10元的部分不计入会费,新来教职工会员的会费计算还需乘以本院工作实际月数。

3、缴纳比例:工会经费个人缴纳比例为5‰,即应发工资的5‰,工会经费中涉及到个人缴纳的部分,即工会会员会费,按照个人的工资收入来计算。

4、个人部分:工会经费的个人部分不需要单独计提,在计提时,只需根据工资薪金总额乘以2%,就是总的工会经费数额,都是企业承担的部分。

工会经费怎么计算

工会经费的计算涉及多个环节,以下为详细说明:

1、计算公式:应收全年会费 = 月会费(月平均工资 × 5%)× 12个月,工会经费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算提取的,其中40%上缴县级(含)以上总工会,或由税务部门代为扣缴;60%留存本单位工会使用。

2、计算步骤:计算全年应收会费,根据每月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算工会经费,并按照当地规定比例(通常为40%)向负责代收的税务机关缴纳,剩余部分(通常为60%)由企业划拨给其基层工会。

3、计算基础:工会经费的计算基于单位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这意味着每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将作为工会经费的一部分,由国税部门代为收取。

个人缴纳工会费标准文件

个人缴纳工会费的标准,以下为相关文件依据:

1、法律依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的通知第四条明确指出,基层工会经费收入范围包括会费收入。

2、缴纳比例:工会会员每月应向工会组织交纳本人每月工资收入百分之零点五的会费,工资尾数不足十元的不计交会费。

3、法律分析:凡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经费,其中40%上解上级工会组织,60%基层工会留用,未成立工会的企业、事业单位按照上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收缴工会筹备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