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养老金双轨制终结,2024年并轨改革,消除待遇不平等,实现养老保障公平
发布时间:2025/04/16 作者:国樽律所

在探讨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历史教训时,一个鲜明的案例便是在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时,国家未承担隐性债务,导致旧制度积累的养老金权益全部转入新制度,从而为新制度留下了沉重的包袱,这一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取消双轨制的关键在于持续提升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待遇,使其与公务员待遇接轨,为此,我国在机关和事业单位推行了养老保险改革,旨在实现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真正并轨。

养老金双轨制带来的影响与改革呼声

养老金双轨制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养老金待遇的差距日益明显,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差距逐年扩大,在医疗和生活补贴方面,两者的待遇差距也相当显著,去世后的丧葬费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引发了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呼吁政策改革,期望能够获得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

2014年以来的养老保险改革与职业年金制度

自2014年10月起,我国建立了机关养老保险制度,并同步推出了职业年金制度,这意味着,退休人员将能够享受到一份职业年金待遇,这相当于补充了养老金,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中人来说,即便采用新办法计算,2014年9月之前的工龄也可以被认定为视同工龄。

尽管制度、待遇及计算方法已经统一,但差距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工资收入和缴纳基数的不同所导致的。

养老双轨制终极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能否解决

在计划经济时期,无论是国企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后的待遇都是由单位自行解决的,由于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不同步等多方面原因,才导致了目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被称为“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

经过几十年的双轨制,差距已经形成,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消除,企业每年增加退休金,只是逐步缩小距离,预计还需要若干年后才能实现一致,尽管企业每年调整,事业单位几年才调整一次,但事业单位调整一次的幅度,通常比企业单位的大得多。

退休双轨制2024年并轨:具体措施与意义

养老金并轨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近年来,社会上对养老“双轨制”的讨论颇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制度的最终统一,即“并轨”,是大方向明确的。

养老金并轨始于2014年,计划在10年内过渡,到2024年正式实施,并轨后,体制内外采用统一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这意味着“体制内养老待遇迎来大变天”,“退休后人人平等”的理念得到体现,这项政策涉及4000万在编人员,通过逐步过渡,确保改革平稳进行,并轨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养老金双轨制下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养老金双轨制2024年并轨的方法如下: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包括相同的缴费标准、待遇调整机制等;统一缴费标准,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城镇企业职工,都按照相同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

退休金双轨制改革能否顺利达成:挑战与期待

退休金双轨制改革的顺利达成面临着诸多挑战,九十年代,改革过程中企业工资的调整较为迅速,而针对行政管理公务员的改革却始终难以推进,这种改革的阵痛让企业人员承担了,而公务员则保留了自己的“金饭碗”。

在目前的事业单位改革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向企业看齐后,待遇会不会骤降,推进养老金制度并轨改革,阻力不仅来自体制外,体制内的人也期盼改革早日落实,长期以来,因为养老金双轨制的现实,一些在体制内工作达到一定年头的人,常常在养老金问题上感到困惑。

如果要解决养老金双轨制,需要降低上线退休金,但是绝大多数退休人员都是官员,他们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劳动者阶层只能寄望于国家有一个好的决策班子。

这次改革标志着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

早在去年3月,国家就明确表示要尽快实行全国统筹,取消养老金并轨制度,2024年养老金双轨制也将逐步取消,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是支持这项改革的,如果2024年国家取消了养老保险双轨制度,实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将为国内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保障,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也为许多年轻人减轻了压力。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