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取保候审再犯罪,法律后果与应对策略解析
发布时间:2025/04/16 作者:国樽律所

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常见的刑事强制措施,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出庭受审,同时减轻对其正常生活的干扰,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再次触犯法律,将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以下是对此情形的详细分析。

一、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的法律后果

1、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在执行取保候审的过程中,若犯罪嫌疑人和被告者再度触犯法律,将被认定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法规,公安机构有权按照法律程序撤销已实施的取保候审措施,并针对新的犯罪行为展开深入调查,原有的案件处理也将因此受到影响,有可能需要合并审理。

2、无法继续适用取保候审: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若犯罪嫌疑人于取保候审阶段再度犯案,将无法再继续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原因在于取保候审本意在于防止犯罪嫌疑人对社会产生潜在威胁,而新犯之罪行恰恰体现出其存在社会危害性,试图再次申请取保候审之概率可能相当有限。

3、撤销取保候审决定并采取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再度触犯法律,通常会被认定为对取保候审规定的严重违约,警方将会依法撤销原有的取保候审决定,并针对新的犯罪行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例如实施刑事拘留或者进行逮捕,对于新罪行的指控和审理,将独立于先前的案件进行,但也有可能在特殊情况下将两起案件合并处理。

二、取保期间再次犯罪如何申请重新取保候审

1、重新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第一次取保候审期间已经违反了取保候审的规定,那么他们将不再适合取保候审,如果他们能够提供新的证据或者情况发生变化,比如案件事实已经查清或者证据已经充分等,他们可以重新申请取保候审。

2、取保期间被刑事拘留的情况:取保候审期间又被刑事拘留的通常不能再次申请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刑事拘留当事人的,通常都是因为违反了取保候审期间的相关规定,对于这类犯罪嫌疑人采用取保候审是有可能会再次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所以办案机关不会同意取保候审。

3、取保期间再次犯罪的情况: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时很难再次取保,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将会被撤销取保候审,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三、取保候审后又犯案的处理方式

1、撤销取保候审决定并采取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再度触犯法律,通常会被认定为对取保候审规定的严重违约,警方将会依法撤销原有的取保候审决定,并针对新的犯罪行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例如实施刑事拘留或者进行逮捕。

2、法律分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如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期间又犯罪的,应当依法取消取保候审,根据情况依法予以逮捕或拘留。

3、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期间又被行政拘留如果情节严重,可能变更强制措施,逮捕关押,如果不严重,行政拘留完毕,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

4、特殊情况:对于可能面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采取取保候审可以避免社会安全风险的罪犯;或者在依法应当予以逮捕,但因其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哺乳期婴幼儿的孕妇或母亲,不适宜进行逮捕的案件;同时还包括对已经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通过询问和审查后,认为需要进行逮捕,但因证据不足而无法确证的情况。

四、取保候审期间犯案的处理建议

1、委托律师介入:现在是取保候审,只要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一般法院就可以判缓刑,成年了也没有关系,法院判决都是按犯罪时是未成年人来看待的,建议委托刑事辩护律师介入去看守所会见当事人,了解案情制定辩护意见,争取取保候审,判刑是根据具体的案情。

2、重新申请取保候审:在此情形下,倘若犯罪嫌疑人为获取取保候审权利,应向执行机构(通常为公安机关)提交相关申请,同时提供新的证据或情况说明,以证明自身仍具备取保候审所需的其他条件,如可能被判处的刑期有所减轻、社会危害性有所降低等等。

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严格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涉嫌再次犯罪的情况,应积极寻求法律帮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