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追诉时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规定了对于某些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对于危险犯,我国法律规定其没有追诉时效,这一规定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法律逻辑和社会价值。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危险犯,危险犯,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虽然尚未造成实际损害,但已经对公共安全、社会秩序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犯罪,破坏交通设施罪、放火罪等,这些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极大,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为什么危险犯没有追诉时效呢?
法律逻辑的考量1、行贿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因此追诉时效是20年。《刑法》第390条规定: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最高法定刑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此罪是危险犯,不要求造成严重的后果,行为人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是可以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刑期的。
3、对于刑事案件的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经过五年,或者是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超过十年的,不再追诉。
社会价值的体现1、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有: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2、体现了义务人的时效利益,所谓时效利益,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权利人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义务人因此可以不履行义务,继而获得其本来不应该获得的利益。
3、追诉时效期限的算法为以下四种: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危险犯没有追诉时效的规定,既符合法律逻辑,又体现了社会价值,这一规定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破坏交通设施罪起诉时效问题探讨
破坏交通设施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危害性不言而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起诉时效问题,却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破坏交通设施罪起诉时效问题进行探讨。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危险性破坏交通设施罪,是指故意破坏交通设施,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等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类犯罪行为的危害性极大,一旦发生,往往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起诉时效1、《刑法》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有多个条文规定了危险犯,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等,都是典型的危险犯。
2、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施、破坏电力设备等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劫持航空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劫持船只、汽车造成严重后果的;暴力危及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生产销售假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生产、销售劣药后果特别严重的;生产、销售不符合。
3、第四十二条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破坏交通设施罪起诉时效的法律适用1、法律上的时效性即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法律上的时效性即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民事诉讼时效,即要求法院对民事权益提供保护的时效性规定,若权利人未能于法定时间段内主张权益,待时效结束后,则债务方享有对诉讼时效的抗辩权。
4、依照法律,针对一般的民事争议,其诉讼时效设定为三年,时效期间从权利人实际知晓或理应熟知权益受损及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起诉时效问题,应当根据具体案情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到破坏交通设施罪的严重危害性,确保及时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
法律的时效性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的时效性,即诉讼时效,是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权利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以下是关于法律时效性的规定:
诉讼时效的定义1、法律上的时效性即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法律上的时效性即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诉讼时效的特征1、具有法定性,诉讼时效期间是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期限。
2、具有强制性,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
3、体现了义务人的时效利益,所谓时效利益,是指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以后,权利人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义务人因此可以不履行义务,继而获得其本来不应该获得的利益。
诉讼时效的计算1、民事诉讼时效,即要求法院对民事权益提供保护的时效性规定,若权利人未能于法定时间段内主张权益,待时效结束后,则债务方享有对诉讼时效的抗辩权。
2、依照法律,针对一般的民事争议,其诉讼时效设定为三年,时效期间从权利人实际知晓或理应熟知权益受损及义务人之日开始计算。
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1、法律主观: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况包括权利人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等。
2、对这类情况规定不受时效限制是非常必要的,第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法律的时效性规定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民事权利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正确处理诉讼时效问题。
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有哪些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虽然诉讼时效是普遍适用的原则,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以下是几种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
一、法律主观: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况包括权利人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等。
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案】:D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有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这些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情形,主要是基于对权利人权益的保护和社会正义的维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追诉时效期限从什么时候开始
追诉时效期限,即法律规定的对于某些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以下是关于追诉时效期限起始时间的相关规定:
一、刑法中的追诉时效,即案件的诉讼期限,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1、首项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若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或延续性,应从犯罪行为最终完成的那一刻起开始计算追诉期。
2、若在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那么前罪的追诉期限应从犯下后罪的那一刻重新计算。
追诉时效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1、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三、犯罪追诉时效期限的计算始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
1、若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或持续状态,则从犯罪行为最终完成的日期开始计算时效。
2、若犯罪分子在规定的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则前次犯罪的追诉期限从后次犯罪之日重新开始计算。
法律依据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五、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
法律分析:追诉期限的起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的起算时间是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行为完成或停止之日起计算。
2、犯罪行为处于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追诉时效期限的起始时间对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正确计算追诉时效期限。
怎样才算过了追诉期
追诉时效期限,即法律规定的对于某些犯罪行为的追诉期限,以下是如何判断是否过了追诉期的相关规定:
一、追诉期从犯罪之日起计算,至审判之日结束,即从犯罪成立之日起,在审判之日还没有超过诉讼期限的,才能追诉,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计算。
二、(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四、(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期限的算法为以下四种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经过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判断是否过了追诉期,需要根据犯罪行为的法定最高刑和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进行计算,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确保追诉时效的准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