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业领域/民商诉讼与仲裁/新闻详情
【国樽律所】2020年医疗过错鉴定标准详解,责任划分与赔偿规范
发布时间:2025/04/16 作者:国樽律所

医疗过错鉴定标准2020年解读

在医疗领域,医疗过错鉴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权益,也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声誉和法律责任,以下是关于2020年医疗过错鉴定标准的详细解读。

一、医疗过错责任划分标准

医疗过错责任标准将医疗过错责任划分为四种: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疗事故鉴定暂行办法》第36条的规定,专家鉴定组在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时,应当综合考虑医疗事故过失行为在导致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

1. 完全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错行为造成,赔偿比例为全部损失的100%。

2. 主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错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赔偿比例为全部损失的60%90%。

3. 次要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错行为起次要作用,赔偿比例为全部损失的20%40%。

4. 轻微责任 :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错行为起轻微作用。

二、医疗过错赔偿标准

医疗过错赔偿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为其中几个关键点:

1. 医疗费 :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 误工费 :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三、医疗过错责任认定划分标准

医疗过错责任认定划分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 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 :根据医疗机构负的责任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医疗侵权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导致了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患者的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过错。

3.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包括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是否遵循了医疗规范与标准,是否妥善保存并提供患者病历资料,是否存在隐匿、拒绝、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等行为。

四、医疗过错认定标准

医疗过错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事实过错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违反了医疗规范,导致患者受到损害。

2. 法律过错 :医生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3. 结果过错 :医生的行为导致了患者损害的结果。

五、医疗机构医疗过错责任标准

医疗机构医疗过错责任标准包括:

1. 全部责任 :承担100%的责任。

2. 主要责任 :承担60%90%的责任。

3. 次要责任 :承担20%40%的责任。

4. 轻微责任 :承担10%以下的责任。

通过以上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医疗过错鉴定标准在2020年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详细的划分,这不仅有助于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医疗过错的发生。

← 返回列表